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作家的担当

(2016-09-20 13:27:19)
标签:

作家

担当

顾彬

略萨

鲁迅

分类: 随笔杂文

论作家的担当

http://s10/mw690/001kChqvzy74ZCv17hTd9&690

从今年五月份接受《传记片》创始人、导演孙海帆先生采访前后至今,其实有关“论作家的担当”的命题一直在我脑海盘桓。迟迟不敢动笔的原因说起来并不复杂:在中国大陆,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是否存在?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是除掌握写作技艺之外更应具有自由思想和独立精神的人。如果不存在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有关“作家的担当”的思考与表达便显得毫无意义。

然而时至今日,既然做了思考就不希望浪费为此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当然,促使我付诸文字的是另外一件事。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九年前对“中国作家沉默二十年”的忠告,我以为无疑是一种“冷思考”,是对中国作家的善意批评。本人在专栏发了点小感言。不曾想引起某位作家的强烈反感,并愤然怒骂顾的话是“屁话”。因此在我看来,“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竟然由一个作家表现出来,很令人瞠目结舌。

悲悯情怀,对人和事的包容度,其实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人格完善,更是透视一个作家是真是假的一种表征。我对上述这位作家丝毫没有个人恩怨,但是通过这件事我看到部分或一些具有“作家”头衔的人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更对当代中国作家能否担当产生怀疑。不久前我在回答一位文友有关作家眼睛应该向下的问题时说,“作家”首先是人,“作家”不过是标签和符号。人格的完善是从人开始,不是因为你有“作家”这个标签就人格完善了。何况这个标签现在不具有高而广的认同度呢!

众所周知,在大众眼里,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是“穷困潦倒”的,至于原因可以参阅我另一篇小文《中国文人为什么穷?》。在这个以拥有财富多少为衡量人价值标准的社会中,“穷困潦倒”自然不会也不配被大众待见。而那种写言情、悬幻、穿越及武侠小说等通俗作品的作家,每年都能荣登“富豪榜”的作家才如春风一般,丝丝缕缕地吹拂大众对文学渐趋冷却的心灵,才有如一束束火光在大众眼前一个个地闪亮。

当然,“作家的担当”,并非振臂一呼、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作家的担当”是以文字和作品感染人启发人,烛照思想、温暖心灵;或通过揭露社会时弊、批判人性丑恶达到警醒读者向往美好、憧憬未来,实现灵魂升华的目的。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必须挺身在社会前头,努力提升自己,用生命拥抱文学。正如略萨所说,“文学抱负是一种专心致志、具有排他性地献身,是一件压倒一切的大事,是一种自由选择的奴隶制——让它的牺牲者(心甘情愿的牺牲者)变成奴隶。”

 

http://s6/mw690/001kChqvzy74ZCwte2F75&690

 

我们不妨思考这几个问题:在中国大陆,数千数万甚至更多的所谓作家们,在选择至少有一份工,也就是“业余”的情况下通过一定努力获得“作家”这个头衔之初,是否想过“文学抱负”的问题?也许想过?但是大都被残酷的现实击碎?或者曾经有而现在不仅没有反而懂得了以“作家”这个头衔混饭吃,甚而沽名钓誉、谋取私利?那么,如果这些问题存在,就不能怪大众不接受你甚至鄙视你。因为你的思想你的精神你的灵魂你的言行并不比大众高明,也不比读者高贵。

前不久,一位师友说,他现在几乎不读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指出其主要问题是写作者的普遍学养不够。听此言,你可能以为他不读怎么能妄加评断?在此我必须对他稍做介绍,以解除你的误会:这位师友出身于书香门第,饱读中外古今经典,文学博士,研究魏晋南北朝史论,如今是一流名牌大学教授研究生的学者型艺术家。另据我了解,他并非无的放矢地说“不读”,而是读了些中国当代比较著名的作品之后才作出这个判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谓“旁观者清”,恰如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经三十年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之后发出的忠告一样,师友也是看到了中国(大陆)作家的症结。无怪乎王蒙先生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发出“作家学者化”的呼吁。由此可以作出如下逻辑推断:没有学养的作家自然写不出有学养的文学作品(编故事另当别论),没有深厚学养的作家也当然不具有担当能力。

还拿前面那位作家举例。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在对中国当代作家的评价时是这么说的: “19世纪,有一个法国作家说:如果你想做一个非常好的作家,你先沉默20年。意思是说,你这20年应该继续写,但东西可以不发表,放到抽屉里头,过了20年你拿出来。不少中国作家应该沉默二三十年,如果二三十年之后,抽屉里还会有好的作品,那才好。”然而,上述这位作家大动干戈,看到我的感言,在评论中表示“他(顾彬)什么也不是”,“说的都是屁话”等等。由此可见其学养几何。最后不了了之,以互相取消关注结束。

 

http://s16/mw690/001kChqvzy74ZCvWnLN8f&690

 

其实,大家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身为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研究中国文学超过三十年,曾经主持翻译《鲁迅作品集》以及系列中国作家作品,撰写过《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的顾彬先生,会随意放空炮而不是对中国文学“爱之深责之切”的忠告?

还是略萨说得好:“只有那种献身文学如同献身宗教一样的人,当他准备把时间、精力、勤奋全部投入到文学抱负中去,那时他才有条件真正地成为作家,才有可能写出领悟文学为何物的作品。”我想,撇开社会的人文环境不谈,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要能够或者愿意担当,首先是沉下心来提升自己的学养;其次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找失落的灵魂;再次通过文学写作在净化自己的同时感染和影响大众。或许也只有这样,一个真正的作家的担当才可能体现出来。中国文学才会有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