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散文高成凤凰古城沈从文文化 |
分类: 质性散文 |
凤凰三日
沱江夜色
过了“五一”是“五二”。想去湘西的凤凰古城大概是前年的事。因为上那个班,只有“黄金周”才有时间,而“黄金周”的出行又人满为患,所以一直拖到今年的五月二号。结果,到了吉首才发现,去那里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古妖潭
首日
头天坐卧铺车,上铺,头顶上一个旋转的风扇吹得我睡不着,大半夜未眠。临铺的女孩儿告诉我可以关了它。我这才知道那电风扇是可以关的。我以为是列车统一开关呢。真笨。也是这些年少坐这种硬卧的缘故。因此第二天到了吉首便觉昏昏然。到了吉首,一出火车站,便听到苗鼓声声,是欢迎的鼓!于是精神一抖,也就跟着杨司机一路颠簸地去了勾良苗寨。这是首日。去这个苗寨自然要去古妖潭。而且是由苗家阿妹做向导。这个十六岁的阿妹,内向、腼腆,却纯情得可爱。跟她学了几句苗话,便放肆地说起来。她却说我学得好快。又教我唱山歌。但因为找不着调,我始终不能唱出那种韵味。我帮她编了一段山歌词:阿哥走前头,阿妹跟在后;阿妹为何直发愁?她说,山歌应该有四句。我又加一句:后阿哥在外乐悠悠!哟——喂!她又说,后一句该放在前面,是阿哥在外乐悠悠,阿妹才发愁的呢!我说,对呀。那就算我们合作的这个山歌吧。
回到苗寨时,有歌舞表演,阿妹邀请我去跳苗家的竹竿舞。去跳了。前几对都踩着节拍,最后一对,却把我脚夹了,一下崴在那,很快脚面便青肿了。算做纪念吧!
苗家竹竿舞
次日
去凤凰古城自然要去拜谒沈从文先生故居,而我连同他的墓地也去了。那是一个荒僻的山坡,背山面水,风景甚好、风水甚好。大概其夫人张兆和女士当年正看好这一风水宝地吧,不由得令我想起前年迁移祖坟的事。我的祖父母和父亲的墓地也如这般,背靠荆山之坡、面朝淮河之水。不知能否如先生这般融山水之灵气,养我辈之精髓。再说上那墓地,寻半晌却不见黄永玉先生所写之碑文:“他是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回归故乡。”于是一路寻上去,直到山顶。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路攀缘而上,却见一小屋。里面荒芜,有一废弃门板卧于地间,上书一行粉笔字:你在哪里,我到处找你。我爱你!莫不是哪个文学青年到此,我想,或者为文学而痴迷弃恋人而去,害得恋人到处寻他(她)!出门时,偶得一棋子。白子。想起苏童的短篇小说《蝴蝶与棋》。一路下山,中途脚下打滑,将右手无名指触地,被什么东西扎破,流出血来,好在很快凝固。好像暗示着什么?我说不清。
穿上苗服留个影
与沈从文先生一起听涛
凤凰三日,想说得太多,要记下的也太多:哗啦啦的沱江流,沱江边的捣衣声,我住的江边吊脚楼,酒吧里的歌声,还有男女游客穿上苗服留影时的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