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凤凰三日

(2008-05-10 16:13:12)
标签:

随笔

散文

高成

凤凰古城

沈从文

文化

分类: 质性散文

凤凰三日

 

凤凰三日

沱江夜色

 

  过了“五一”是“五二”。想去湘西的凤凰古城大概是前年的事。因为上那个班,只有“黄金周”才有时间,而“黄金周”的出行又人满为患,所以一直拖到今年的五月二号。结果,到了吉首才发现,去那里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

 

凤凰三日

古妖潭


  首日
  头天坐卧铺车,上铺,头顶上一个旋转的风扇吹得我睡不着,大半夜未眠。临铺的女孩儿告诉我可以关了它。我这才知道那电风扇是可以关的。我以为是列车统一开关呢。真笨。也是这些年少坐这种硬卧的缘故。因此第二天到了吉首便觉昏昏然。到了吉首,一出火车站,便听到苗鼓声声,是欢迎的鼓!于是精神一抖,也就跟着杨司机一路颠簸地去了勾良苗寨。这是首日。去这个苗寨自然要去古妖潭。而且是由苗家阿妹做向导。这个十六岁的阿妹,内向、腼腆,却纯情得可爱。跟她学了几句苗话,便放肆地说起来。她却说我学得好快。又教我唱山歌。但因为找不着调,我始终不能唱出那种韵味。我帮她编了一段山歌词:阿哥走前头,阿妹跟在后;阿妹为何直发愁?她说,山歌应该有四句。我又加一句:后阿哥在外乐悠悠!哟——喂!她又说,后一句该放在前面,是阿哥在外乐悠悠,阿妹才发愁的呢!我说,对呀。那就算我们合作的这个山歌吧。
  回到苗寨时,有歌舞表演,阿妹邀请我去跳苗家的竹竿舞。去跳了。前几对都踩着节拍,最后一对,却把我脚夹了,一下崴在那,很快脚面便青肿了。算做纪念吧!

 

凤凰三日

苗家竹竿舞


  次日
  去凤凰古城自然要去拜谒沈从文先生故居,而我连同他的墓地也去了。那是一个荒僻的山坡,背山面水,风景甚好、风水甚好。大概其夫人张兆和女士当年正看好这一风水宝地吧,不由得令我想起前年迁移祖坟的事。我的祖父母和父亲的墓地也如这般,背靠荆山之坡、面朝淮河之水。不知能否如先生这般融山水之灵气,养我辈之精髓。再说上那墓地,寻半晌却不见黄永玉先生所写之碑文:“他是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回归故乡。”于是一路寻上去,直到山顶。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路攀缘而上,却见一小屋。里面荒芜,有一废弃门板卧于地间,上书一行粉笔字:你在哪里,我到处找你。我爱你!莫不是哪个文学青年到此,我想,或者为文学而痴迷弃恋人而去,害得恋人到处寻他(她)!出门时,偶得一棋子。白子。想起苏童的短篇小说《蝴蝶与棋》。一路下山,中途脚下打滑,将右手无名指触地,被什么东西扎破,流出血来,好在很快凝固。好像暗示着什么?我说不清。

 

凤凰三日

 

 凤凰三日

穿上苗服留个影

 

    三日 

    逛古城、吃小吃、淘银器,是这天的主要内容。自以为聪明,淘得百年中国银圆,一对镇尺银器,问路边店前的加工银器匠。那人却说,不加工。再问为什么,他只说不加工。后来在其它铺上,又发现类似银器。一问,才知道我买得价位高了。始想起有人说,凤凰古城也不那么纯朴了,也被商业化了。但我觉得,这里仍然如沱江之水,清澈见底。忽而想起丽江。别人说,凤凰古城不如丽江好玩的地方多。我说,是啊,可是这里是精致的,文化内涵更多;丽江是好玩的地方多,却无法找到如沈从文、熊希龄、陈宝箴、陈寅恪等名流。这倒叫我深深地体会了岳麓书院的那对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晚上去某个餐馆,接待我的是一位从台湾来的人,和蔼可亲得令人也不由得和蔼可亲起来。据他说他原来在台北做制片人,现在退休了,就出来旅游。在这个小店帮老板的忙。我一再想把他的话题往制片、文化方面引,可说着说着,他便又将话题转到了台湾的民选、他的投资经历。一路聊来,竟憋得我肚胀难忍。我只好告诉他,我去洗手间。回来再聊。因为我喝了不少啤酒。……

 

凤凰三日

与沈从文先生一起听涛

  
  凤凰三日,想说得太多,要记下的也太多:哗啦啦的沱江流,沱江边的捣衣声,我住的江边吊脚楼,酒吧里的歌声,还有男女游客穿上苗服留影时的欢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