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隐入尘烟》
(2022-09-20 15:45: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读写写 |
我看《隐入尘烟》
在两个不大乱发帖子的群里两个很少发帖的好友推荐了电影《隐入尘烟》。
虽然两位值得信赖的博友看过此电影并给出了不值得看甚至感觉很不好的评论,昨晚抽空我还是看了一遍。因太过拖沓沉闷又加之都是完全听不懂的地方方言,字幕滞后,感觉很不爽。我用1.5倍快放看完了它。几点看法如下。
1、电影反映的年代应该是在2013以后。因为智能手机普及到穷乡僻壤那是2013底以后。片中马有铁的侄子在玩手机。建设美丽乡村拆旧房盖新房也是2013年以后的政策。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时候主人公的农耕生活完全是50年代初期的水平让人很费解。(我是40年代生人。)尽管此时土地承包到户,但术有专攻,先进的生产力已走进普通人家,花点钱可以机器耕种,可以机器脱麦。就像影片中有铁用机器加工面粉一样已不是新鲜事。反而那个打麦场倒不是随便一块土地儿就能用的,要加工得足够硬实才行。编导用这些镜头体现“我国农村还有非常落后非常贫困的地方”不太靠谱。
2、表现苦难贫穷就一定要丑吗?为什么要把漂亮的海清化妆成这个样子?她已经是个残疾人,手残脚残还有令人耻笑的遗尿病,还要把她变成个丑女,导演的心地太不善良了。
3、影片讲述两个同命相连的苦命人走在一起相互取暖艰苦奋斗的故事。但并不催人泪下。因为带给这两个苦命人命运的是由于亲人的嫌弃和虐待,是周围人的冷漠,是有钱人的压榨,甚至有政府部门的压榨。我相信比有铁苦的农民有的是,灾难往往会不期而至,无法避免。但不是这么个苦法。片中善良朴实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荡然无存。盖房子这么大事没人帮忙。贵英连一小捆麦子都扔不到牛车上却能和有铁盖起那么大房子?贵英淹死了。死人这么大的事知情者却是在闲谈时遇到有铁才告知他。其实那是个小水沟,没人相救,也没人通风报信。
4、影片的主角应该是马有铁,名演员海清在片中只是个配角。主角演得很棒,因为让人觉得他不是在演戏。据说是个群众演员。
导演要通过马有铁向观众表达什么呢?无奈?善良?我不喜欢这个人物。他在一群不善良的人中无原则地施善,最终只能是这个结果。因为那些人总是要欺负他,像救了冻僵了的蛇一样不得好报。
马有铁不是穿越过来的人,在法治和市场经济的熏陶下为什么不用给老板抽血的付出换取给贵英治病呢?他不是口口声声要给贵英治病吗?况且这种病还真能治好。丈夫不该为心爱的女人谋幸福吗?非但如此,抽了N遍血还把老板唯一回报的大衣钱还给老板的儿子。他的“一码归一码”实在太多了!这是他的悲哀,也是他人设的崩塌。所以这个电影没有任何感染到我的地方。
有人说想不到还有这么苦的地方。我说不苦呀,每天都有大白馒头吃怎么叫苦呢?我可是见过比这苦得多的地方和人,关键是怎么表达这些苦难。
贵英死了,辛辛苦苦盖好的房子被规划拆了。马有铁心灰意冷,觉悟了。他放走了心爱的毛驴,还清所有债务,吞下农药去见他的贵英去了。很像鲁迅先生的小说,但那已不是吃人血馒头的时代了。
前一篇:看视频讲故事
后一篇:爸爸,女儿只能远远地和您告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