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铁字405
铁字40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9
  • 关注人气:6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

(2020-04-05 15:29:26)
标签:

散记

杂谈

分类: 我和家人

镇子里的规矩,清明扫墓必须在清明节这天,而且必须是下午。镇子离长治一个小时车程。早早吃过午饭,甥女婿开车带着我们去扫墓。老屋在镇上,供奉着祖先和母亲的牌位,我们先要到老屋祭拜先人,然后会和本家各路人马前往坟茔祭扫。每清明节基本是北京的哥哥赶来和妹妹去扫墓,我只去过两三次。最近一次是2017年,和哥哥一起扫墓,路上不断地有乡邻向他咨询病情或请他到家里看病。今年由于疫情哥哥没有回来。


老屋久未人住破烂不堪,被周围新起的楼房包围,像一个乞丐蜷伏在朱门前。邻居建东为我们打开贴着春联的两扇院门,院子里却打理得井井有条,中间一条甬道,道两旁种了各色蔬菜。这院子本来是我家的一个菜园子,原本园子里有两间小西屋和一个牲口棚。文革期间父母被遣返回乡只得在这小西屋落脚。之后随着落实政策,才在这园子里翻盖了五间堂屋,就是现在的老屋。


紧挨着老屋东头的两进院落是我家的祖屋。爷爷在祖屋死在日本鬼的刺刀下。父亲在抗战胜利后躲避上前线脱党逃到矿上,镇上分了我家的祖屋。祖屋有堂屋,大小东西屋共五房,分别分给了三家人家。妈妈带着哥哥住进菜园子的小西屋。如今这祖屋也荒芜了,三家人老一辈都已离世,和我们同辈的都另批了宅基地盖了楼房。建东爸当初就是分到 大小东屋两间,建东如今已在我家老屋的西边起了排场的高楼。祖屋我一天也没住过,只听说那厚厚的木板顶棚和姑姑家一样都是一根根搂抱粗的原木支撑着,厚重而古朴。晋人的顶棚是储粮储物的地方。


对于父亲当初的选择我已从憎恨随着年龄增长变成怨恨,又随着阅历增长变成了理解。最近听了贾平凹的小说《山本》。女主人公陆菊人问陈先生,什么时候世道才能太平?陈先生说,天下没有英雄时。陆菊人又说,天下只有一个英雄时也许世道就太平了?陈先生说,也许是吧。小说给我的最深体会是,好人并不是所有事情都那么好,坏人也并非什么事情都是那么坏。芸芸众生各安天命而已。


镇上对各自家的坟头做了统一调整,一律搬迁至叫疙撂扇的地方,所以一路上上坟的人络绎不绝。只不过没有杜牧的“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场景,人们闲聊着甚至说笑着,像赶一场聚会。爷爷的坟当初搬迁时,坟墓里全是水,棺材浸泡在水里。据说水代表财,爷爷的坟就没有搬迁。如今这片地是承包的塑料大棚,我们只能在差不多的方位烧些纸钱,献上供品。妈妈的坟很好找,那棵粗壮茂密的柳树下就是。镇上习俗,埋葬死人时,男杨女柳,都要在坟头种一棵树。但是由于季节和气候关系,种的树很难成活。母亲殁时正好是初春植树时节,又赶上雨水充盈,一年功夫小树就拔地而起了。如今这树龄已经22年,长成了参天大树。少说这里坟茔有上百座,就数妈妈坟上的树长得旺盛,引来路人啧啧称赞。很为母亲骄傲。宽厚待人的妈妈,这是您的福报。


我们几个从大都市来,怕引起村民对新冠病毒的担心都自觉戴了口罩,显得很个色,他们倒是没有一个人戴。今天也是全国人民悼念在抗疫中献出生命和被病毒夺去生命的同胞的日子。只可惜到现在人类也没有认识到,人类是命运的共同体,本该充满仁爱,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可是就是有些人脱离不了动物自私xiong  can 本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