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功:基尼系数是瞎扯,人口数据被忽略
(2013-01-26 18:54:17)
标签:
财经 |
最近,统计局公布了一则统计结果,在网络上引起了口诛笔伐,热闹非凡。大家都是对着基尼系数去的,说中国的基尼系数“没法信”,因为根据统计结果,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7到0.49,民间的统计数据是0.6。其实,市场经济是残酷的,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方,基尼系数越高;大企业越多的地方,基尼系数越高。比如,南非的基尼系数0.57、巴西的基尼系数0.56、阿根廷的基尼系数0.48、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5。
如果你觉着这些地方离中国远,那我告诉你香港的基尼系数是0.54,新加坡的是0.47,全球平均是0.44。其实,非要找个准确的基尼系数是困难,那只是劳伦兹曲线下的面积之比,有谁说自己的准确,那也是胡说!因为准确的收入是不可能知道的,地下经济那部分收入你是不可能知道的。一个维修工换个灯泡还要一盒烟呢!所以,基尼系数从来只是个参考数据,从报道上来看,统计局解释了半天,说的不少,但就是没有说清楚这一点。
对于统计局这则统计成果,其实最重要的部分是人口数据,这是硬指标。
统计局宣布,中国的劳动人口为9.3亿人,比上年减少了345万人,这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第一次出现劳动人口的绝对下降。对比稍早前国家计生委的表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就可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了。因为劳动人口的绝对下降,远不止是个数量问题。
首先,劳动人口的数量与劳动能力是两回事,中国的劳动能力一直是下降的,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负担大,一个人养几个人,你不能用正常家庭的劳动人口能力来评估。过去没有绝对下降,也就是多少还有增长,那还好说一点,现在是绝对减少,这意味着问题就更严峻了,你这9亿多人也就相当于人家4、5人,这样的结果靠强词夺理已经说不过去了。
其次,劳动人口的3百多万的绝对减少,数量规模并不大,但关键问题是,这是一个信号,后面就是断崖式的下跌,下降的规模数量会越来越大。现在的数量显示的是一个拐点,刚刚开始,表明到了下跌的时刻,未来都是下跌、下跌再下跌,从几百万人的规模会发展到千万人的规模,这样的局面如何收场?只说“每年下降多少”,不说对比历史高峰期的文字游戏能解决问题吗?
第三,我重复过去的观点,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今后就是负红利时代了!本来教育体制就有问题,素质能力,一代不如一代,再加上绝对数量减少,今后中国只能依靠移民了,因此尽快制定移民法已经是大势所趋。事实上,现在即使完全彻底地开放“二胎政策”也没用了,因为人毕竟不是猪,5个月一窝,要让现在的第二胎管用,那也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
总的来看,中国的人口问题非常严重,现在已经处于危机当中,而不是将会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