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生命天书——读《DNA:生命的秘密》

(2011-01-14 10:30:22)
标签:

dna

生命的秘密英国

脱氧核糖核酸

卡文迪什实验室

詹姆斯·沃森

分类: 书评

 

揭秘生命天书——读《DNA——生命的秘密》 

2010-12-23 9:24:03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王渝生

 

http://s3/small/48c3039ah99c552d5a362&690

 

 

 

1953年2月28日星期六上午,25岁的美国生物学青年博士沃森(J.D.Wason,1928—)和37岁的英国物理学老博士克里克(F.Crick,1916—2004)在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搭起了一个类似麻花,更像旋梯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这就是当时还鲜为人知的生物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结构。当时沃森的感觉是:“从这两条弯曲互补的螺旋来看,有关DNA及其特征的一切事实都有了合理的解释,简直令人茅塞顿开。”

    于是,生物学上存在已久的两道难题,即关于遗传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复制方式,在双螺旋分子结构面前迎刃而解,生命天书得以揭秘,而现代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也从此诞生。

    半个世纪以后,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沃森出版了《DNA——生命的秘密》(DNA:The Secret of Life)一书(2003)。本书首次完整呈现了这半个世纪以来“基因革命”的惊人发展。从老祖宗“龙生龙,凤生凤”的遗传观念,到孟德尔遗传规律、摩尔根遗传学,再到双螺旋、人类基因组和未来可能的新突破,沃森以一位科学家的深刻思想和一位人文主义学者的宽广视野,记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科学旅程,谱写了科学新纪元的辉煌史诗。

 

 

更多阅读: 

·科普图书:美丽并寂寞着 (2010-12-23)

·《DNA——生命的秘密》获国图文津奖 (2010-12-21)

·华生与DNA (2010-08-12)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推荐“十大好书” (2010-08-12)

·《DNA——生命的秘密》前言 (2010-06-01)

·听沃森讲述DNA的前世今生 (2010-05-20)

·一半是科学,一半是情思——关于詹姆斯·沃森的“双城记” (2006-07-28)

·沃森与克里克:互补的一对 (2005-03-21)

·一段黄金岁月的回忆——《基因·女郎·伽莫夫》 (2004-1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