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2018-05-27 16:56:07)
标签:

车陂

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

苏志均

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节

广东省动漫行业协会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有多少条龙船?”我问车陂街办事处副主任黄沛泉。

“46条。”黄主任眉毛一扬,答。


“龙船数量我们是全市之冠”,旁边的车陂简氏家族领头人简铭钜补充。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啪啪啪啪啪……”鞭炮声锣鼓声震耳欲聋,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苏志均指着简氏祠堂广场前的河涌对我说:起龙了。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外地人对广州最美丽的印象,是国际大都市的多元风格的现代化建筑,与广味浓郁的时尚文化经济商贸。


然而,广州还有一道风景,全市138条城中村,1400多条美丽乡村。这些乡村,都有独特的传奇的历史文化,我的家乡天河珠村是一个,珠村隔壁的车陂又是一个。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广州上千年历史的乡村不多,车陂是其中之一。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始建于唐宋时期,由南宋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王道夫之子王龙溪建村并大力发展。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后来,苏东坡的后人(传说苏轼之孙、宋朝太尉苏绍箕)迁居车陂,车陂日渐兴盛壮大,成为岭南名村。


清代,政府将车陂作为广州(番禺府)官办龙舟节活动的“官景”,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车陂龙舟文化,兴盛150多年至今。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村的“龙舟文化景观”,在岭南独树一帜,村内街名地名,多与“龙”有关,如会龙大道、龙口大街、龙口巷、龙升里、龙光里……贯穿全村的车陂涌,又称为“龙溪”。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龙”的元素在车陂无处不在。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龙舟文化”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天然优势。车陂涌全长18.6公里,其中有4.5公里蜿蜒穿过车陂村,这是天河区内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涌,而车陂村则是车陂涌唯一整村流经的区域,村内河道平均宽度45米,600多米的直河道可供5、6艘龙舟并排游弋,非常适合龙舟竞渡和龙舟招景。河水奔流不息,河泥丰富湿润,更适合埋藏保存“传统龙船”。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全村不仅有46艘龙舟,数量称冠广州,而且龙舟协会数量也令人惊叹。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地区的民俗文化基本上以宗族为基本单位展开,每一条龙舟“有名有姓”。“车陂村有12个龙舟协会,分别以简姓、苏姓、王姓、梁姓、郝姓、黄姓、黎姓、麦姓、马姓等姓氏命名。”车陂街办事处主任谭峰告诉我。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还有一绝独步天下,一百五十年前(1868年)由苏东坡后裔建造了广州地区的龙舟航母“东坡号”,东坡号由铁楸木打造而成,坚硬异常。国内外龙舟多不胜数,但采用铁楸木来制作的极为稀有,原因是铁楸木本身就是稀缺的木材,象“东坡号”这样大块的铁楸木已无法找寻。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此舟从此成为车陂“龙舟之父”(俗称龙船公),历百年亘古长青,常年征战广州、岭南、粤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国际龙舟赛事,成为国内外国际龙舟赛必定要邀请的“龙舟王”。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任凭时代变迁风云变幻,车陂“传统龙船”依然保留完整,“把根留住”的车陂龙舟习俗得以传承。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龙舟平时沉于水底,以泥埋藏防木质腐朽。每年举行龙舟活动前夕都会“起龙”,把龙舟从水下的泥土中挖出,然后清洁龙头、龙尾,上漆翻新。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活动当天,天未亮时要装上龙头龙尾,然后进行“采青”。






天亮后,龙舟盛装打扮,河涌来回游弋表演,称为“游龙”。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翌日,龙舟相聚竞渡,争夺高标,互赠彩旗,互到村里拜访,请吃龙舟饭。晚餐后,龙舟在河涌里划行,互相送别,俗称“送契”。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龙舟活动一般持续2-3天,也有连续几天。结束后,复将龙舟沉埋于水底。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5月26日,吉日,2018车陂龙舟文化节启动,上午在车陂简氏祠堂举行开幕式,宣布龙舟文化习俗的第一道仪式“起龙”启动,“采青”、“赛龙”、“酬神”、“藏龙”和“散龙”仪式则在5月至年底完成。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这样一来,传统习俗的“龙舟节”将由活动几天的周期调整、延展至半年的长度,车陂人在天河区领导支持下,有意将“龙舟文化”全面升级,将文化遗产品牌化、价值长尾化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龙舟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相当盛行,香港、台湾的国际龙舟大赛,参赛队伍便有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洲、澳门、香港。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中国龙舟起源与屈原大夫无关,五千年前便诞生了,比“纪念屈原”的说法要早三千多年哩。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村龙舟,是广府龙舟文化的典型代表,去年5月被正式列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今年初,天河区文明办主任周雅文邀请我回车陂考察,苏志均告诉考察组:“我们领回非遗牌匾后,在刚刚建立起来的公众号‘车陂同舟’上发布了这一消息,立刻获得八千多人次的阅读量,反响非常强烈,村民们都沸腾起来了,好多已经搬离的村民都奔回来看牌匾,兴奋地向外村人讲述这件事,对自己的民俗文化增强了自信。”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苏志均是土生土长的车陂人,七年前研究生毕业的他应邀回到车陂村村委会工作,随即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了村里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苏志均2015年组织起专业团队,着手车陂村扒龙舟的保护工作,带领团队成功申报“车陂村扒龙舟”为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旋即发起成立了广州市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苏志均任秘书长。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在车陂人心目中,龙舟节比春节更热闹,赛龙夺锦不仅是民间竞技的展现,更是连接宗族文化、乡邻情感的精神纽带。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每年暑假,全国各地及国外都会掀起“龙舟热”,光是广州地区,便有番禺“莲花杯”“禺山杯”龙舟赛、天河杨箕村端午节龙舟赛、天河珠村龙舟赛、天河猎德村赛、荔湾区“龙船鼓”……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去年番禺龙舟赛参赛队伍多达102支队伍。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龙舟的最大特色,是龙舟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每年五月车陂“招景”日,邀请全市各村龙舟到陂村“走亲戚”叫做“招景”;发出回柬的龙舟按照约定时间过来叫做“应景”;村民过来看龙船景叫做趁“龙舟墟”,又称“趁景”。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去年到车陂村来拜访“探亲”的各村龙舟多达200余艘。当天,车陂人以龙会友,热闹非凡,吸引周边“七里八乡”围观群众超过10万人次。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广府文化中有句古话:“未踏车陂龙舟地,莫提睇(看过)过龙舟景!”,二百艘龙舟竞渡,几十艘几十米长的龙船在河道里并排游弋,你追我赶,这样子的场面超震撼,堪称世界奇观。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5月26日,“2018尚天河文化季之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节暨‘美丽乡村’微电影大赛启动仪式”举行,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天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晓晖致辞:天河依托良好的经济条件和优质的文创资源,大力厚植文化发展根基,于2016年打造了“尚天河”文化季活动品牌,经过短短二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尚天河已举办了超过30场的高端、时尚及国际化的文化活动,成为了天河乃至广州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一水同舟·全情共享”车陂国际龙舟文化节已列入今年尚天河文化季的系列精品活动之一,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龙舟文化体验。”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谭峰介绍,“一水同舟,全城共享”是车陂发起的公益性项目,“一水”指珠江水,“同舟”即同舟共济的精神,这个项目去年获得了第二届广州社会创新奖“十佳社会创新项目”称号。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今年5月8日发起的“一水同舟”公益主题LOGO网络征选,收集了一批来自各地的作品,5月26日现场揭晓入选名单,我代表广东省动漫行业协会及天河区文创协会给优胜者颁发了一等奖奖金。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车陂村是大村,原居民有1.2万人(比珠村多一倍),外来人口超过20万人(比珠村多40%),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凝聚本土及外来民众的人心,龙舟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龙舟文化如一棵老古树,根深蒂固,但若要枝繁叶茂,吸引90后、00后、010后新生代的关注、兴趣与互动参与,我认为还必须借助当今青少年的“最爱”——-二次元文化、动漫游戏电竞文化、潮流时尚文化、人工智能技术等形式与手段。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水灯节天灯节是中国广西云南贵州台湾、东南亚国家的传统文化活动,历史悠久,盛行多年,但是泰国清迈市锐意创新突破,打造成全球最大、最美、最壮观的民俗节,三四天时间吸引了超过二百万的国际游客,光是节后从水中打捞的“水灯”多达83万盏。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去年十月,我在清迈仰望百万人燃放的“天灯”,被𤨪如银河的壮观夜空彻底震撼“雷”倒。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日本每一个县市,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火花祭”(烟花节),纪念祭典传统的农业文化。仙台的“七夕节”(乞巧节)更是誉满国际,每年吸引数百万国际游客。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去年五月底六月初,我在台湾花莲、屏东、台北观看当地的龙舟节,发现台湾的传媒、新媒体铺天盖地报道龙舟节盛况。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云山珠水”(白云山珠江水)是广州的灵魂,车陂龙舟节是广府文化精髓最生动的诠释。车陂地处广州第二CBD(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地带,邻近第一CBD(珠江新城),又坐拥“车陂涌”,地理资源之好,可以说是全球独一无二,没理由不打造成广州地区最大规模的龙舟民俗文化活动、广州最具特色的文化潮流地标。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龙舟,应该成为广州的新潮流文化的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龙舟”历史悠久,“龙舟文化”影响广泛,幅射范围遍及中外,且不受语言局限,具备良好的文创、文体、文旅“IP”元素与基础,象“东坡号”便完全可以挖掘、培植出不比佛山咏春黄飞鸿叶问、天津霍元甲陈真逊色的文化“优质IP”。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加油!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东坡号”龙舟:广州新潮流文化标志

 ====================================


【亲历世界最美的水灯天灯节(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2xagj.html


日本七夕别有风情:亲历仙台“七夕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2wqia.html



大城:泰国千年名城废墟上的俪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2bed00102xa7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