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迟国维
迟国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885
  • 关注人气:13,60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曼老师讲《老子》第三十七章

(2020-03-28 23:33:45)
分类: 道德经
叶曼老师讲《老子》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给孩子取名大有学问!别让名字坑了孩子一生,来起名网寻个好名字吧!
 
给孩子取名大有学问!别让名字坑了孩子一生,来起名网寻个好名字吧!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地将自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到最后无为无不为都忘记,这就是中道。始末都贯通了,最要紧的是什么呢?连国家都没有欲望的话,那么人的欲望就更少了。名过其实是很讨厌的,所以要无名,要安静,这样来治理天下,这才是尽其大用之道。

道常无为,不用人力来做,这就是顺自然;而无不为,万物没有一个不是由它出的。好比说,太阳在天空中照着,可它是没有意志的,也没有欲念的。但万物正是靠着它才能生存,没有太阳一切就完了。所以,太阳自己无为,而他实际是无不为,这个叫做无不为。

大地负载一切,好的、坏的、脏的、臭的,它全都负载着,它不因为碰到脏的东西就拱起一块来,不让脏东西存在。我们只要把种子下去,它就能长出来。可是地有为吗?地无为。但是它真正无为吗?它又无不为。我们现在修行,打坐也好,学佛也好,都要学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什么叫无为呀?修行的目的不是要找光,也不是等着气动,否则就不会有一点气动了。我们一上座就等着,心里总想着气怎么还不动,这是不可以的。打坐就是打坐,静静地坐下来,最要紧的是无欲、无为,连名都不要,安安静静的,结果就是无不为,发生的事情你不能想象,所以我们说没有闲事挂在心头,没有寻寻觅觅、是是非非的烦恼。那么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能感觉到全身被气所充满,自然也就无为而无不为了。



王弼注说:“顺自然也。万物无不由为以治以成之也。化而欲作,作欲成也。吾将镇之无名之朴,不为主也,无欲竞也。”(删:这个“欲”是欲念的欲,化而欲作也就是所谓的“饱暖思淫欲”。)阴阳二气混沌开化之后,万物的种子开始萌芽,将有所作。倘有所作,就将有所成。所以侯王以抱朴来防止这种成而毁的情况。出家人为什么过午不食?因为当你真正饱满的时候,欲念就出来了。所以他们守着这个清静无为之道,不多作为。因为一旦有所作为的话,反而就生出乱事来,扰乱了人心。我们为什么花那么钱买些没有用处的东西回来?因为看到可欲,心里就乱了,可买回来搁到家里一点用处都没有。

所以,你自守无为,就让物自己去生长,春天该下种了,万物自然重生,夏天它自己长大,秋天它就结果了,就这么简单。侯王往往不管这个规律,偏要做自然的主,用各种智慧、计谋去劳作,这样上下都会扰乱不安,天下必定乱了。德川家康是日本的剑术大师,小时候老师告诉他:“剑道就是要谨慎。”你只有一个脑袋,我们只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托付给你,就是把整个国家的性命都交给你,又怎么能够不谨慎?统治者的责任很重,所以必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三十年前的台湾,大家过着粗衣淡饭的日子,住在简简单单的房子里头,大家什么欲念也没有,可是现在一顿饭要花几十万台币。一个在上的人这样做,下面的人当然仿效你了。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欲念,过久了以后弊端就生出来了,然后就是扰乱、不安。



有些人为了快点阔起来,都不像从前那样自己奋斗了。所以有多少家庭主妇、公司职员,甚至是国小的学生,都在卖淫。一个国家到这个地步非常危险,为什么?因为欲念。这样,欺诈和虚伪一天天生出来了,这时候你一看到事物即将生长出来,就要镇之以无名之朴,就必须返璞归真。前面第二十八章说“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第三十二章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你要跟人家比高,那么强中还有强中手,你要比阔的话,那比你阔的还有很多,所以不如守无名之朴。这一个东西,让朴真正来镇服它,无名之朴就是“真、常、无为”,这样就清静了。欲望的源泉断绝了,自然大家心就不乱了。

真正修道的人无欲无求,并不要求气动。无欲的话修行就有进展,而当你欲念蠢蠢欲动的时候,这时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忘掉它。最后清清静静地应付它,不必惊慌,也不可着急。所谓无名之朴,也就是无欲,就像木头那样,这样天下自然就定起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