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曼讲《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2020-03-24 17:57:46)
分类: 道德经
 叶曼讲《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道者万物之奥。

这一章是讲天下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就是道,再也没有比道更宝贵的了。所以最贵重的东西不是身外之物,是我们身内的东西,而身内的东西最要紧的就是你了解道是什么东西,所以他提出天下的金银财宝多么名贵的东西,比不上道,所以说道者万物之奥。

奥,犹暧也。可得庇荫之辞。

注解说“奥犹暧也,可得庇荫之辞”,意思是外头马马虎虎都遮起来了,等于把东西遮在里面了。道是什么东西?道就是非常深奥。《论语》里说,“与其媚于奥”。这个“奥”是在房子的西南。中国人都以北边的房子为上,在北边房子的西南边那是真正最隐秘的地方,所以我们拿这个来供神。古人认为奥神比灶神要尊贵。“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意思是说,与其去巴结王,还不如巴结我呢,我们去巴结克林顿,我们还不如巴结我们的区长;我们与其去跟美国的军队说请你保护我,我们还不如让我们当地的警察保护我们更好。所以用“奥”来指称万物中最深奥最神秘的东西。这东西我们百姓日用而不知,愚夫愚妇都知道怎么用,但就是最了不起最聪明的圣人都摸不着它的根底。

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这个“奥”后来引申成为奥妙、奥秘,就是表示非常深,这个道是万物之主都是从他出来的,但是我们不知道宝贵他。只有善人能够明白深奥的天道,不但明白,而且非常清楚深奥的道的启用。看这个道认为是至宝,比天下的金银宝贝都贵重,时时刻刻都本着道来运用。因为我们大家都靠右边走,于是车子不会出事,你偏偏要行左道,你看你不撞车才怪?这是善人之宝,你能够以道为运用的话,于是你知道,这个东西有多宝贵。“不善人之所保”,这个善表示又是能干、又是善良。不善人不是说不好的人,他不能干又不聪明,这种人是可以得以保全的。他们虽然不明白这个大道,可也知道有这个东西,就是按照这个东西走就是了。他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凿井而饮,然后春耕夏长,秋收东藏。他不知道原因,他就知道只要按照这个走就有好处,所以不善人虽然没有得到深奥的大道,但是他也依赖道保护他自己,能够维持生命,这就是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注:言道无所不先,物无有贵于此也。虽有珍宝璧马,无以匹之,美言之则可以夺众货之贾,故曰,美言可以市也,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故曰,可以加于人也。

我们看低下王弼的注,“言道无所不先,物无有贵于此也。”他说这个道没有一个不是在先的,都是先有道,物没有再比这个更贵的了,“虽然有珍宝璧马,无以匹之”,宝玉宝马,这些东西没有办法跟它媲美。“美言之则可以得众货之贾”,假如你说话都中听的话,就可以把所有的买卖都可以抢过来。

“故曰美言可以市也”,所以说话说的好听,你就可以做买卖了,两三句话说的很好就成交了。“尊行之则千里之外应之,故曰,可以加于人也”,你行为非常尊重,千里以外都能够响应你,于是就可以把你加于人也。另外一个古本就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这个意思就是美好的言词可以换取尊敬,你美好的行为就可以使你的身份增高,同时也可以使别人“见贤思齐”,受你影响。这一个本子我觉得也对。但是王弼是没有用这个本子。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注:不善当保道以免放。

假设一个人要不聪明,也不能干,又不是太好,你不要扔掉他,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用处。“不善当保道,以免放”,你一个不善的人,又不聪明又不能干,安分守己保这个道好了,以免被人家放弃。事实上,天底下无可弃之人,每一个人都有用。因为所有人的人性都一样的,只要以美言诱导之,以美行来示范给他,他们也就跟着学了。人性是善的,看见好人了,就觉得自己很惭愧,就也要学做好人。正如荀子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芦草东倒西歪的,他要是生在麻的中间,麻都是一根一根直的,你不必扶他,他自己就直了。影响人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美言,一个是美行。我们的美行可以示范,可以使人听起来受用,慢慢引人上了正道。所以美言美行都是善人最宝贵的,可以使不善之人得到保护,维持生活,使他们不成为可弃之人。“何弃之有?”没有什么可弃的。常常赞美一个人,最容易让人家改过错。
一个人有毛病,你老是责备他,听也听烦了,反而变本加厉;你赞美他,他就感觉到别人了解我认识我,于是更要做好。一个真正会做领袖的人,赞美要施加之于公堂,责备要用之于密室。夸一个人在大众前夸他;我们批评一个人,责备一个人,劝一个人要在私室,背着大家,这样才能人人都向善。

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注:言以尊行道也。此道,上之所云也。言,故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所以为道也。物无有贵于此者,故虽有拱抱宝璧以先,驷马而进之,不如坐而进此道也。

我们立天子,这是一国最高的领袖,最高的领袖我们立了,然后他就要安置三公,三公是国家最高的官位。天子三公是人间的至贵。

“拱璧”,古时候非常大的一种璧。那个璧很大,所以拿手要两个手拱着、捧着它,表示这个璧又大又尊贵。“驷马”,古时候四匹马拉的车只有大贵的人才能坐。所以这拱璧驷马代表人间的大富贵。



人间之至贵,又加上人间的至富,大富大贵都全了,但是怎么样?“不如坐进此道”,你也不必要拱璧,也不必要驷马,你就干脆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干什么呢?就是按照日常生活,使这个道不停地精进。你能够这样的话,才能够表示恭谨。古时候礼貌很多,说“坐进此道”,也表示说我非常恭敬,对于这个道非常恭谨。

“此道,上之所云也”,所谓“此道”就是上面所说的“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不宝,不善人之所保”。“立天子,置三公,尊其位,重其人”,因为这些天子、三公都是善人,他们是最有才能的、最聪明的、最好的人,我们才立他,安置他。

“物无有贵于此者”,所有的东西没有比这个更贵的了。与其有拱璧和驷马,还不如恭恭敬敬的来精进这个道。天子虽然大富大贵,只有行正道,你的朝廷就正了,国家就正了,天下就正了。所以治国平天下必须从本身来做起,不管你怎么样尊贵,唯一不可以丢掉的是你的德行,你的德行越施展受益的越多,人家越恭敬你。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以求则得求,以免则得免,无所而不施,故为天下贵也。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老子解释说,为什么道比人间的一切珍宝、一切位置更尊贵?他自问自答,“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不是说吗,你只要求你就可以得到,你假设有了错,你的这个错就免了罪,“故为天下贵”。为什么说求以得?孔子曾经说过,“仁远乎哉?”仁远吗?仁不远,你只要要它,它就来了。这也是求以得。

道之所贵,比其他的珍宝更贵是因为有求必得。普通的珍宝要花钱的,道不用买,问你要不要而已。你要以求,你就有得,有罪则可以免。

注解说,“求以免则免”,你一求就得到,不善人的罪也可以免掉,“无所而不施”,善人我想要求也可以,你不善之人想求免罪也可以。“施”就是可以起作用。“故为天下贵也”,所以我们说这是天下最尊重的事情。

《老子》虽然说的都是政治,治国、处事、待人,但也可以用到修行修道。我们不要自己以为自己年纪老了,气力衰了,这辈子算了,。或者认为自己我不够聪明,我学佛刚刚学这么两天,我根基又浅,智慧又不够,都不要,因为这个道永远现成,永远不变,佛菩萨、老子、庄子、苏格拉底这些大智慧人有的我们都有,问题是只问我们求不求,所以说求则得,只要你肯求就可以得到,就跟我们口渴了,我们得去找水,没有水来找我们的。道也是如此,天下的道都得我们去求,道就在那儿,而且求要坐进此道,恭恭敬敬地学什么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