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冷冰冰的法律遭遇火辣辣的爱情

(2012-07-22 14:50:25)
标签:

杂谈

本报记者一条微博挽救“凄美爱情”
时间:2012-7-20 1:54:08 来源:生活晨报 作者:迟国维 编辑:刘强【关闭

http://www.shcb.net/uploadfiles/201207/20/201272015325662.JPG

 


    7月12日,《新京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为救尿毒症妻子男子骗医疗费》的报道:北京男子廖丹为挽救妻子的生命,通过刻假章4年骗取医院17多万元的医药费。在落入法网时,他说,做这一切,只为她能不先死。
    当日下午,本报记者范炜据此新闻,在新浪发布了一条名为《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的微博,一时间引来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7月13日,范炜随即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为《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发起“微公益”救助项目。
    7月17日22时43分,“微公益”筹到善款500086元,仅4天时间就突破了50万元的既定目标。其中单笔最大金额5万元,最小金额1元。截至7月18日上午,这条微博已有125632名网友转发,14712名网友评论。其中包括演艺名人姚晨、王珞丹和李晨,大多数都是支持与感动。
事件
凄美爱情故事感动十万网友
“他们都生活在北京,他不帅她不美,却一见钟情;他没钱她失业,却相濡以沫;她患上严重尿毒症,他倾家荡产为她透析治病,不离不弃;她没有北京户口办不了医保,他豁出去刻了假章,用假收费单让医院为她透析4年,骗取医疗费17多万元……后来他被抓受审,他说做这一切只为让她能不先死。”
    这是7月12日本报记者范炜发表的《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的微博原文,配图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血气方刚的汉子,他双唇紧闭控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该微博一发出,便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当天转发就已过万。
    7月13日下午,范炜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新浪微博发起《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还能继续吗》“微公益”募捐活动。经过与相关专家商议,捐款目标金额定为50万元,这笔费用可以维持爱情故事中的女主人公透析10年。范炜在微博中声明:“本次善款由基金会直接向医院支付,只用于廖丹妻子透析换肾治疗,谢谢大家!让爱传递起来!”随后,范炜自己也向活动项目捐助了1000元。
    7月15日,范炜拿到了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的授权书。授权书中称:“我授权媒体人范炜、天使投资人薛蛮子与新浪微公益联合为我妻子募集治疗善款,总金额为50万元。”
    当日,范炜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在《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还能继续吗》“微公益”募捐活动中捐款5万元。与此同时,新浪的网友们也积极响应,你一百、我十块,捐款数目也在迅速向目标金额逼近。
    7月 17日 22时 47分,范炜发表新浪微博《4789名博友为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捐款50万》,仅4天时间,目标筹款数字就已完成。同时,范炜在微博中声明,他将全程监督每一分善款的使用情况。
    7月18日上午,记者再次浏览《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这条微博时,已经有125632名网友转发,14712名网友评论。其中包括演艺名人姚晨、王珞丹和李晨,大多数都是支持与感动。
    新浪网友“无聊的面条”评论:“真爷们儿!真性情!”网友“鲁叔”呼吁:“希望法外能开恩,轻判此案。”网友“张小弦同学担忧”:“如果把他抓起来坐牢,她的妻子不知道会怎么样,默默地等待死亡降临吗?谁再带她去透析?谁出钱给她治病?”
讲述
“一条微博也改变了我的生活”
    7月12日,范炜从网上看到了一条名为《为救尿毒症妻子男子骗医疗费》的新闻,于是他随手编了上面那条微博,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自己随手编发的这条微博,挽救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我当时看到这个新闻只是很感动,于是就随手编了一个微博段子。但微博刚发出去,就有好多人给我发私信,让我搞一个捐款活动。”范炜说,随后,他向《新京报》记者核实了事件的真伪,并询问了当事人的详细情况,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决定发起募捐活动。
    范炜首先联系了新浪官方工作人员,成立了“微公益”平台,随后由新浪微博官方代表联系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负责活动的全程监督和协助。7月13日下午,《凄美的北京爱情故事还能继续吗》“微公益”募捐活动正式启动。
    等待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4天,但这4天已经让范炜自己的生活发生了改变。他要时刻关注着“微公益”的进展情况,要接听全国各地媒体打来的采访电话,要联系北京的医院,还要关注当事人的最新消息。
    筹集善款的这4天,范炜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抱着手机睡着的,他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微公益”上的那个数字中。10万、20万、30万……看着这个数字正在接近目标捐款额,他才能安心地睡去。“脑子里每天都是数字,而且我第一次发现自己能把一个复杂的六位数记清楚。有的时候晚上睡前看见‘微公益’上显示的数字,第二天一觉起来居然还能想起那个数字是多少。”范炜说。
    7月17日下午,捐款金额已达48万元之多。如此快的速度,连范炜自己都不敢相信。晚上,他抱着手机,等待着那个数字一点一点地变成500000。22时43分,“微公益”上的那个数字最终定格为500086,范炜没有过分激动,他按照惯例把这个消息公布在了微博上,之后便安心地睡了。
    记者问范炜,当初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没有犹豫过?他很坚定地说,没有!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因为他自己问心无愧。“我做过的所有公益事业都是公开透明的,我不会搞暗箱操作,拿着救命的钱我会良心不安。”事实上,此次募捐活动,范炜也的确做到了公开透明,所有的过程,没有一分钱经过他的手,而且网友的每一笔捐款,他都会及时地在微博上公开。而这笔捐款最终会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直接交给医院。
    其实类似这样的公益活动,范炜一直都在做。2011年,范炜先后救助了“面具娃娃”湘湘、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少女贾悦。2011年11月26日,同样是范炜无意间发出的一条微博,进而成为了一个大型公益项目:“衣加衣”温暖行动。
    记者问他,当人们正在越来越远地离开公益事业时,他是怎么坚持的?他说:“有钱的人多,需要帮助的人更多,所以公益事业还是要有人做。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我只在乎我帮助的这些人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我看到‘面具娃娃’重返校园,当我看到小贾悦重获新生,当我看到那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有了衣服穿时,对于我来说,这就足够了。”
    目前,范炜正在积极地为廖丹的妻子联系医院,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也在等待与医院对接。在众多网友的呼吁下,此案的最终判决会是怎样?廖丹在等待,我们也在等待。
晨报记者 范文智实习记者 胡慧佳
对话
“除了谢谢,还是谢谢”
    7月18日晚,记者电话采访了故事的男主人公廖丹。
    生活晨报:你有什么话想和我的同事范炜说?
    廖丹:我当然感谢人家了,他帮了我大忙了,没有他,我媳妇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反正除了谢谢,还是谢谢吧。
    生活晨报:从你授权范炜筹集善款以后,有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收到了50万元?
    廖丹:这个真没想到,还是要感谢范炜,感谢你们媒体朋友帮我宣传。
    生活晨报: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廖丹:我还是希望法官能轻判呗,我也相信法律是公道的。
    生活晨报:虽然网上支持你的人比较多,但是我们也听到了质疑的声音。你用假章伪造了17多万元的收费单,为什么在4年后医院才发现了?
    廖丹:这个我不好说,反正我做这个事儿肯定是对不起医院。唉,怎么说呢?对医院我不发表任何看法。
观点
当冷冰冰的法律遭遇火辣辣的爱情
    现代人有个时髦的词,叫“纠结”。 “刻假章救妻男”廖丹再次让人纠结不已。
    廖丹违法了,铁板钉钉。廖丹“真汉子”,感动了无数人。
    法律是维护社会的准绳,讲究一视同仁,所以是冷冰冰的;但法律又不是万能的。
    当我们的医保制度还存在缺陷和不足,当医院管理处处有漏洞,当我们不得不生存在城乡二元化结构中,当“人人都能看得起病”还仅仅是个梦想时……我们最需要的是真情,廖丹式的火辣辣的真情。
    试想,假如廖丹无情无义,让爱妻病死他乡,廖丹是没有违法,但是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吗?如果我们都成为这样无情无义但又不违法的人,那么,这样的社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毕竟,法律最终还是要为人服务的。
迟国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