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蔬菜车载直销,看起来很美
(2012-07-17 17:36:44)
蔬菜车载直销、农市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为了使市民买到便宜菜,太原市政府想出了不少好点子,并陆续推出。但这些好事,从执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当初100辆蔬菜直销车,现在只有5辆车在社区直销蔬菜。
菜农:没享受到蔬菜直销的好处
7月7日9时许,清徐县水屯营村的老爷庙附近聚集了十几户菜农,他们拉着一箱箱新鲜蔬菜放在村口,等待菜商过来买。他们的菜价很便宜,每斤西红柿5角、西芹5-6角、油菜4角、生菜1角、香菜5-6角、豆角1.3-1.4元、菜花1角、葱6角。
10时,记者跟随太原家福商贸有限公司物流货运经理姜卫来到水屯营村——该公司的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大棚基地共有2000亩,有1000多户菜农,其中800户是“蔬菜直销进社区”的合作社社员。
由于怕销路不好,姜卫只买了几箱西红柿。
这时,水屯营村民李万林拉来一车坏了的油菜,扔到垃圾堆。记者了解到,李万林家里有3个大棚,种植西红柿、茄子、西芹、油菜、香菜等蔬菜。他今年3月加入合作社,但至今还是自己联系自己销售。“农村合作社是好,但目前没有实施,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由菜贩子过来收菜,先拉货第二天才给钱,价钱他们说了算,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前两天,油菜每斤5分钱没人买,菜花每斤1角没人收,看着辛辛苦苦种的菜烂在地里,心疼也没有办法。”李万林说。
姜卫告诉记者,公司虽然和800户菜农进行合作,但因为蔬菜车载直销在太原社区卖得并不好,所以,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还没有开始。他们是按销路买菜,农民是谁买就卖谁。
菜农徐平拉着两捆西芹给收菜的送到路头,他告诉记者:“蔬菜直销车来的不多,没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利益。今天也就要了这么点菜。”
菜商王俊英,也是水屯营村人,家里种了2个大棚,主要是西红柿,碰上没有人过来贩菜,西红柿熟透了就烂在了地头。“蔬菜专业合作社好,尽管价钱不高,但能多卖点。”王俊英告诉记者。
公司:100辆直销车4个月剩下5辆
今年3月2日,太原市迎泽区商务局开展了“蔬菜直销进社区活动”。此项工作由政府主导企业承办,承办企业选择了太原家福商贸有限公司,因为该公司在清徐县有太原市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直接供应到社区,减少环节,蔬菜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
该公司投资1000万元购买了100辆东风小康厢式货车,作为蔬菜直销车,分布在400个社区100个十字路口。4个月过去了,蔬菜车载直销效果并不如想像得那么好。
姜卫告诉记者,首先蔬菜直销车,监察大队、城管、社区、物业都来管,拿着商务局给批的红头文件也不管用,困难重重。
其次,蔬菜损耗是个问题,剩余的菜也无处放,能不能建立蔬菜存放区(活动房)成了他们的烦心事。因为没有活动房,每天两个车合作着干,一辆车跑清徐拉菜,下午回来后两辆车分着卖,上午留在太原的车就卖前一天剩下的菜。
公司运转几个月,一直亏本,他们只能逐步减少车辆的投放。目前,每天只有5辆车在社区直销蔬菜,主要在桃园一巷南三条、上马街、上官巷、太原师范学院宿舍区等地方。
7月7日下午记者返回太原的途中,太原家福商贸有限公司智林成师傅打来电话说,他今天在上马街直销蔬菜,早上刚把蔬菜拉到太原普康医院门口,城管就来了,让他赶紧撤摊。好不容易说通了城管,医院的保安又过来,说什么也不让干,最后把他赶到一个角落。“干什么都挺难!”智林成说“蔬菜直销,对菜农没有真正开展合作,对社区又没有真正进去。没办法,我们也在尽量想办法。”姜卫说。
社区:一些蔬菜直销点形同虚设
7月7日8时,记者来到10个车载蔬菜销售点之一的省城满洲坟直销点,但绕行一圈没有发现有车载蔬菜市场的影子。
9时,记者来到了位于省城五一路的上官巷车载蔬菜直销点,记者询问周围居民无果,绕行一条街后也没有看到有车载蔬菜市场。“去年过年那会来了三四次吧,后来再没有来过了,而且那菜和普通便利店的价格差不多,菜质量也一般,每次来就在上官巷文庙社区门口停着。”附近居民李玉梅告诉记者。
附近居民张爱芳女士告诉记者,之前在报纸上看报道说要在满洲坟设周末车载蔬菜市场,但上周六没看到,这周也没看到,或许还没开始。
9时多,记者来到了省城桃园路西里街,并未发现车载蔬菜的车影。据张先生称,直销的菜比康乐街菜市场的还贵,所以一般不会去车载蔬菜市场买。“前两三个月有,也不是每天来,因此也没有特别被人们关注。”附近居民李大妈告诉记者,对于蔬菜直销点的菜价她并没有太多关注过,只是每次买什么直接拿了统一算钱。
10时左右,记者来到省城老军营的车载蔬菜直销点,遇到一卖菜男子,姓王,文水人。他告诉记者,社区里有菜市场,每个摊位收取1万元的押金,外加1万多元的摊位费,而直销的菜由于菜价的冲击影响到市场摊主的利益,社区收取了摊主的钱就要维护摊主的利益,因此不愿意直销点进社区,这才是菜农蔬菜直销点办不起来的真正原因。政策是挺好,但落实起来比较难。
记者来到省城老军营菜市场看到,西红柿每斤1.8元,青椒每斤2元,菜花每斤1元,价格普遍要比直销菜点高出5角以上。
在省城老军营街道办事处,执法大队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是直销蔬菜车,他们是允许的。但是有环卫工人反映,直销点销售完蔬菜后,丢弃一堆菜叶子,加重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去年来了一段时间,后来他们就不来了,因为他们是用一个小车拉菜,形不成规模,如果他们有合法手续,且不影响环境,就会允许经营。
晨报记者 任小玲
冯琳黄艳平 白洁
背景
蔬菜直销在全省推广
为促进蔬菜便利进城,缓解蔬菜卖难买贵,减少流通环节,实现利民惠农,在去年省城太原举办车载蔬菜市场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省进行推广。省商务厅已将《商务部关于推进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建设的通知》下发到了全省各市。
全省举办周末车载蔬菜市场时间范围为6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具体时间为星期六
(或长假第一个休息日)上午7时至10时。各市根据地方蔬菜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在本地蔬菜集中上市时期开办周末车载蔬菜市场。
周末车载蔬菜市场选址以各市主城区为主,选择具有一定管理能力,没有蔬菜市场
(或蔬菜零售网点)的小区和相对偏远的小区,利用小区空闲场地、开放式公园、待征待建场地等场所开办周末车载蔬菜市场。
太原市的6个城区都会设立周末车载蔬菜市场,并保证每个城区至少设立3个,待条件逐渐成熟后,各个城区将适当增加车载蔬菜市场的数量。
晨辑
观点
“菜篮子”该怎样管
小小“菜篮子”,始终是各级政府的大事,但残酷的现实是,政府始终管不好。前30年,计划经济,凭票供应,怨声载道;后30年,半计划半市场,大搞“菜篮子工程”,建标准化菜市场,结果十室九空。
政府到底该怎样管
“菜篮子”呢?这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理念问题。如果去找“方法”,就总也跳不出“好心没好报”的怪圈,“菜篮子”牵扯到工商、税务、卫生、交通、监察大队、城管、社区、物业等多家部门,让这些部门全力以赴支持
“菜篮子”,难于上青天。
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理念,往远了说,有老子的 “有所为有所不为”;近了说,有“小政府大社会”的现代管理理念。
政府需要做的是,制定发展“菜篮子”的各项政策,监控“菜篮子”质量,而不是把手直接伸到“菜篮子”里。政府一定要明白,政府是买卖交易过程中的最大的中间环节,政府一定要远离买卖交易过程。迟国维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