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龙城“大太原”经济圈未来发展
(2011-07-18 15:26:54)
标签:
转载 |
太原市域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忻州市及阳泉市的少数县(市、区)。为山西省经济最发达地区。
空间结构:
核心
——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
内圈层——发展成为核心城市的工业生产区、都市农业区和都市功能外延区。
外圈层——作为煤焦产业的疏散地,承担经济圈“全国能源基地”的生产运输职能。
[3]未来太原经济圈的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945亿元至975亿元,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人口总数超过800万。
轨道交通远景规划
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方案》中具体划出了四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是132公里。 一号线,阳曲镇政府到汾东新区,全长37.7公里,途经阳曲镇政府、新城客运站、动物园、解放北路、解放南路、长治路、小店客运站、汾东新区南边界。它贯穿主城区,支持城市“北调南扩”,引导核心区人口南迁。
二号线,上兰组团到北营站,全长33.1公里,途经上兰组团、尖草坪区政府、和平北路、动物园、柳巷、迎泽大街、太原火车站、新建铁路南站。这条线覆盖柳巷核心商业区,重点服务于太原火车站、北营站。
三号线,卧虎山到晋祠,全长36.1公里,途经卧虎山、东客站、太原火车站、迎泽大街、长风商务区、新晋祠路、晋祠。这条线是东西方向主要的跨河客运走廊,重点服务于长风商务区、晋祠风景区和三个对外大型交通枢纽。
四号线,西山矿务局到武宿机场,全长25.3公里,途经西山公园、南内环西街、新建南路、学府街、建设南路、太原新建铁路南站、武宿机场。这条线将实现西山地区与核心区、长风商务区的连接,今后还将向榆次方向延伸。
全市现有高等院校32所,在校学生262756人;中等专业学校31所,在校学生90960人;技工学校(包括技工部)
54所,在校学生31951人;普通中学247所,在校学生225768人;职业中学 22所,在校学生15457人;小学947所,在校学生316665人;幼儿园814所,在园儿童
83085人。全市现有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305个,工作人员144万人,每年研究与开发项目(课题)
4000多项,完成科技著作近300种,发表科学(学术)论文达万余篇。2006年,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全市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6个,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3座,国家级综合档案馆11个,各类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4290.4万册,馆藏档案资料556万卷(册)。晋商银行是首家总部设在太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
0.91平方米。其中,小轮车训练基地被列为国家级基地,获得小轮车世锦赛暨奥运会预选赛主办权。全市现有广播电台3座,节目11套;电视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8.7%,电视人口覆盖率为
99.1%;全市新闻媒体主要有《太原日报》、《太原晚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太原广播电台、太原在线、太原新闻网、龙城热线、太原市政府信息网等。
《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中对太原市的总体定位是“山西省省会、承东启西的区域中心城市、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夏历史文化名城”。
太原按照“南移西进、北展东扩、提升品质、重塑形象”的总要求和“改造旧城、建设新城、开发古城”“三城”联动的建设思路,树立“大太原”理念,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强省会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近年来,在交通、通信、市政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形成航空、铁路、公路的立体交通网络。太原武宿国际机场是国内
干线和首都国际机场的备用机场,可起降世界最大的空中客车A380大型客机,已开通国际国内50多条航线。太原站是南、北同蒲线,石太线,京原线等六条铁路干线的中枢,有高速铁路通往石家庄、北京、沈阳、郑州等地,有华北最大的货运枢纽太原北站和山西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太原东站。公路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太原到旧关的高速公路直通北京,大同至运城高速公路纵贯山西全境,东山过境高速公路穿越晋中平原,南部过境高速公路横跨太原盆地。太原城市道路总长度1800千米,太原公交控股(集团)公司公交车辆达2149辆,营运线路125条,运营线路网长度达1915.55千米,日均行驶里程28.1万公里,日均客运量91.43万人次。市区拥有出租汽车8292台,出租汽车企业22家,日客运量37.3万人次,年客运总量1.5亿人次。城市公共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服务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全市共有公园41个,公园面积1659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34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634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2270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7.3%,绿地率32.2%,人均公共绿地8.38平方米。全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由2000年的45天增加到2008年的302天。太原汾河公园、城西水系分别荣获“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