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去慈善身上的烟味

(2010-04-08 18:44:24)
标签:

杂谈

分类: 公益时报专栏
去去慈善身上的烟味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10-04-07 08:49    网络编辑: 谢永利   字体显示: [我要评论]  

 
  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部3月31日承诺,启动无烟校园院区建设,并拒绝烟草行业的任何慈善行为和科研资助。这是发生在中国最清醒的一次集体禁烟行为,因为他们坚决地斩断了烟草公司伸向慈善的触角。
  自从有了烟草公司,慈善就成了他们心中最好的“遮羞布”,想方设法挖空心思要和慈善事业发生关系。人们对烟草危害的认识越深,他们就越要不惜重金,扛上“慈善”的大旗。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在国内控烟曙光刚开始出现的同时,美国学者却意外地在研究中发现,世界第二大烟草巨头英美烟草公司采取了多元化的“隐形攻势”,潜移默化地破坏中国的控烟努力。中国人熟悉的“三五”、“健牌”、“希尔顿”香烟均是英美烟草公司的产品。这项最新研究显示,英美烟草公司通过在中国赞助、捐赠、举办各类公益慈善活动、向媒体传输理念淡化二手烟危害等,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品牌形象,更成功转移了公众对吸烟危害的注意力。从1997年开始,英美烟草与国家烟草专卖局、宋庆龄基金会、卫生部、全国少工委、中国吸烟与健康协会共同开展“‘我们的选择——太阳花杯’劝阻青少年吸烟”项目。但同时,英美烟草坚持认为成年人有选择吸烟的权利。
  围绕在慈善身上的烟味实在太浓了。调查发现,烟草企业从事的慈善活动均为精心策划。2009年9月至12月,共有52家烟草企业捐赠公益及文体活动79起。在四川居然出现了“烟草希望小学”,不仅在学校屋顶上悬挂着明显的“中国烟草”标识,学校门前的石板上竟然还写着“立志奉献社会,烟草助你成才”的标语。
  资本就像“狗改不了吃屎”一样无法改变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在既得利益者欢呼资本滚雪球效应的同时,资本的运动也把人性诱到了兽性的边缘。
  正因为烟草公司和慈善事业处于完全不同的立场,烟草公司也不能和慈善机构平等讨论控烟问题,他们的利益和公众利益是根本不相容的。所以,浙大医学部宣布拒绝烟草行业任何慈善和科研资助,值得好好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