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业常青:把理想化成公司的一切作为

(2010-03-25 01:34:24)
标签:

杂谈

基业常青:把理想化成公司的一切作为
基业常青:把理想化成公司的一切作为

作者:(美)柯林斯
★影响一代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理念。
★“世界上每一位CEO、经理人和企业家都应该阅读这本书。每一位公司董事、顾问、投资人、新闻记者、商学院学生也都应该阅读这本书。”
★《福布斯》20世纪20本最佳商业畅销书,盘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12年,畅销不衰
★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这不是一本描写能力卓越、高瞻远瞩的领导人的书。也与高瞻远瞩的产品概念、高瞻远瞩的产品或高瞻远瞩的市场分析无关。也不谈拥有某种公司展望。本书所谈的问题更为重要、长久和真实。这是一本有关高瞻远瞩公司的书。”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拉斯在这本富于创造性的书中这样写道。
它打破了旧有神话,提供了新颖的见解,并为那些有志于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的人提供了实际指导。
全书有数百个具体的例子,并被组织成了紧密的实用概念框架,能够适用于各个层次上的经理人与创业者。《基业长青》为建立在21世纪长期繁荣的组织提供了一个宏伟蓝图。
 《今日美国》称其为"继《追求卓越》之后最引人瞩目的企业研究力作"。比起《追求卓越》来,《基业长青》这本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后者的行文更流畅,特别是研究方法更科学--如果说《追求卓越》努力寻找的是杰出公司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的话,《基业长青》发现的则是高瞻远瞩公司不同于别的优秀公司的特征。

 
把最简单的做到极致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基业常青?《基业常青》的作者经过6年潜心研究,鳞选出18家长盛不衰、创业发展近百年的“高瞻远瞩”公司,与同样十分优秀的同类型“对照公司”做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分析,终于发现四条重要原则,说出来,也许非常扫兴,因为这四条原则十分简单,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细想想,又让人无比佩服,因为真正做到者寥寥无几。
    这四条原则是:有理想、有动力、有制度、讲团结。
    第一, 有理想。组织是否具有核心理念,除赚钱之外的核心价值和目的——人性中“社会尊重”需求需要一个崇高的理想去激励和满足,就像一个砖瓦工认定他的工作不是砌墙而是修筑一个美丽的教堂,会激发他最美好的情感和高昂的斗志。
    第二,有动力。组织是否有追求进步的驱动力,在核心理念以外的其他事项,是否有一种几乎与生俱来、追求改变和前进的冲动?这里有两层涵义,其一是具有渴望进步的强烈动机;其二,明白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例如,以惠普之道的“以人为本”理念为例,“以人为本”是恒定的,而是否有员工工歇茶点却是可变的。
   第三,有制度。组织的观点从报时改为造钟—变人治为法治,让制度摒除人的因素带动组织自动运转。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思,或身为高瞻远瞩的魅力型领导,好比是报时;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领袖身后很久、历经许多次产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好比是造钟。
   第四,讲团结。组织内部协同一致,支持核心理念,达成期望的进步—具备凝聚力和执行力。
    这些原则简单到了不言自明的地步,但要认认真真做好,难于上青天。高瞻远瞩公司的根本在于转化核心理念和独特追求进步的精神,使之融入组织结构的所有层面,化为目标、战略、战术、政策、程序、文化习性、管理行为、建设蓝图、支付制度、会计制度、职务设计,一句话,化成了公司的一切作为。迟国维

经典语录

远见就是见人所未见的艺术。

  高瞻远瞩公司的远见卓识无一例外来自内心的驱使,就像伟大的艺术家或多产的发明家内心的动力一样,高瞻远瞩公司追求进步的驱动力就在公司内部,在公司上层和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心里,向外和向前推动。

  夫欲得天下者,必先得人。——管子

  就像美国制宪会议时的建国先贤一样,他们专心致志地建构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并不刻意成为伟大领袖。他们追求的是制造时钟,而不是成为报时人。

  高瞻远瞩公司追求一组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而且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目标。

  它们都追求利润,但是它们同样为一种核心理念指引,这种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超越只知赚钱的使命感。

 

    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这种做法好吗?”而是“这种做法适合我们吗?符合我们的理念和远大志向吗?”

  高瞻远瞩公司里唯一不可侵犯的东西是核心理念,而其他东西无不可以改变或取消。

 构建高瞻远瞩公司的人做生意的方法通常都很简单,有些人的方法甚至可以称得上单纯,但是简单不代表容易。

  不管什么身份,你在构建高瞻远瞩公司方面都可以做出巨大贡献。你不必等待高瞻远瞩的伟大魅力型领袖的出现;你不必期望创造力灵光一闪就会闪出“大创意”。

  你不能“创造”或“制定”核心理念,而是“发现”核心理念。

  把与核心理念的不协调想成癌细胞,最好深入其中,在它们还没有广泛扩散之前就全部切除。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坚持不懈、找准方向走下去的人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