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旱民吃野菜 是真是假

(2010-03-22 18:46:10)
标签:

杂谈

旱区有人野菜充饥到底是真是假


村民何中才开始从山上摘野菜吃,一种叫做“饿羊菜”的野菜泡在盆里——这可是一种平时羊饿急了才肯吃的植物。嫩绿的枝叶看上去非常可口,但需要用水泡六七天,才能除掉菜里的涩味。记者尝了一口,一股明显的涩味直冲头顶。喉咙开始发紧,忍不住地干咳。除了“饿羊菜”,何中才家中的一个背篓中放着家中仅有的两种蔬菜,莲花白和莴笋。
(3月19日《都市时报》记者张波)

记者了解到,目前旱情形势严峻,而且还在进一步扩大,但村民的粮食有保障,吃饭根本不是问题,干旱引起和饮水和蔬菜紧缺问题,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在积极解决。对文中提到的何中才一家来说,蔬菜成了紧缺物品,村民种啥吃啥的习惯也让他们很不习惯买菜。所以放牛的时候,就从山上摘了饿羊菜改善蔬菜品种不丰富的境况。记者采访中也看见何中才家存粮充裕,有两袋大米放在家中,“吃野菜充饥”是网友的误读。当地党委政府感谢网友及媒体对晋宁旱情的关心和帮助,但希望不要以偏概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3月20日 都市时报 记者张波 )

 

同一家报纸,同一个记者,同一次采访,前后两天,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到底是该指责记者的浮皮潦草不负责呢?还是臆想地方政府强大的公关能力,让报社不得不低头?
我真的看不懂了,像我一样不懂的人,还很多。其实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专门做一些让人看不懂的事;更可怕的是那些制造“模糊概念”的人,总有市场。那么,我们到底是相信媒体,还是相信地方政府?
其实,旱区有没有人野菜充饥,要让公众清楚并不难,可以让媒体和志愿者自由采访,也可以让旱区的老百姓自己说,越公开越好。发布信息的渠道越多,评论信息的人越多,就容易接近事实真相。
《华西都市报》也派出了记者,他们看到的情况和《都市时报》记者张波第一次报道的一样:干旱让蔬菜也成了奢侈品,村民李大友开始从山上摘野菜吃,一种叫做“饿羊菜”的野菜泡在盆里——这是一种平时羊饿急了才肯吃的植物。嫩绿的枝叶看上去非常可口,但需要用水泡六七天,才能除掉菜里的涩味。除了“饿羊菜”,李大友家的一天三餐就是盐水和干菜下饭。“三个月没有新鲜蔬菜了,很多村民都到山里去找一点野菜。”村干部说,因为天旱,找到的一点野菜先留给孩子和老人,壮劳力就吃点腌肉凑合着。(3月22日《华西都市报》)
我不是说,又来了个《华西都市报》,《都市时报》第一天报道的就对,而是说,报道的媒体越多,就容易接近事实真相。当地政府如果真的认为,村民的粮食有保障,吃饭根本不是问题的话,那就举手欢迎媒体部队的到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