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5年还买不起房
迟国维
企业报记者、行业报记者、综合类日报记者、新华社记者,能当的记者都当过了。
编采部主任、市场部主任、策划部主任、总编助理、社长助理、副总编,该吃的苦都吃过了。
太原、广州、珠海、北京,想去的地方都去过了。现告老回并,供职于省城某媒体。
作为媒介职业经理人的他走过很多地,经过很多事,写过很多字,相信他的问答一定能够让你眼前一亮。
你好,我是一名80后,工作5年,结婚4年了,至今无房无车。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我都害怕老婆拉着我回运城老家走亲访友了。因为,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动不动就会说起房子和车子的问题。每当别人问起,现在住多大的房子、开什么车的时候,我的脸都和猴屁股一样红。我和老婆有20万的积蓄,但我们有去北京或者国外进一步深造的计划,走之前老婆想在太原买套房,理由是害怕房价一直上涨,将来更买不起。我知道老婆的担忧,但按照目前的房价,如果买了房,我们的经济状况就要一团糟,甚至连出国和学习都会受到影响。这里想请教一下,像我们这种情况究竟该不该买房?
强民
迟国维建议您:先买它一套再说
首先说到底买不买房,决策权在你。但可以讲讲我的故事。
1986年,我在太原一家军工企业上班刚两年,厂里推出集资房,56平方米,200元每平方米,十年还清,首付3000元,我当时的工资是46元,每月固定奖金6元,我爱人和我一样,当时我们手头只有1000元存款,如果买房,每月要交70元房款,就是说,我俩每月只剩二三十块钱。这意味着我们十年内不能买新衣服,不能呼朋唤友,不能逛街看电影,不能抽烟喝酒,而且不能生小孩,这是理性思维的必然结果。
好在我不是纯理性主义者,喜欢感情用事。
后来,双方父母各支援了一千块,我们还是咬牙把房子买了,至于房钱什么时候还清的,记不清了,好像是苦了一两年,再往后,挣一千块钱已经是很容易的事了。
2002年,我去了北京,当时二三环的房也就是每平方米四五千元,我想买个100平方米,首付两成也就是8-10万元,不算太难。可是我当时傻了一下,想房价应该往下降的,等等再说。这一等不得了,房价嗖嗖往上涨,等我2006年下决心要买时,已涨到每平方米七八千元,因为心里头总有个四五千元的先入为主价,所以总是不甘心,我这一犹豫,房价又翻了个跟头,每平方米一万五六了。我知道是彻底买不起了。
假如我2002年买套房,2006年卖掉再买一套,2008卖掉再买一套,我可以在北京白赚一套房,但世上没有后悔药。
好多经济学家反对购房刚性需求说,他们认为三大需求:1、是炒房投机;2、灰色收入转移;3、居住需求。只有第三个才是刚性需求,前两个都不算,其实,我认为,这三个都是刚性的,投机是人的天性,腐败是相当长时间的必然存在,这些钱都要转入房地产。
我总想,如果我是80后90后,我会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最低的首付,最长的还款时间,先买它一套再说,十年、二十年以后,每个人月挣上万,兜里装着千元一张的票子。再看过去的几千块钱,真是小菜一碟。
当然说了半天还是白论,买不买还是你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