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扔鱼的小孩

(2009-06-25 15:53:18)
标签:

杂谈

做个扔鱼的小孩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在咫尺。
        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
       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已经是个老掉牙的故事了,但是,我愿意第N次地再重复一遍。
       是的。每扔一条,就多拯救一条鱼。善事同是如此,多做一件,便可以多拯救一个人的生命。
       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对一些人来说,是难乎其难的事;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也许是一顿饭钱,一个月的茶钱,一年的烟钱……
       当然,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愿不愿意在内心里做个扔鱼的小孩。
       特蕾莎修女,一生穷得一分钱没有,每天靠乞讨度日,却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她被视为“贫民窟的圣人”,世人亲切地称她为“德雷莎嬷嬷”。所以,她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拥有爱、给予爱、收获爱。
       1979年9月,当她去世时,印度政府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成千上万的人冒着倾盆大雨走上街头,为她的离去流下了哀伤的眼泪。
       1979年授予她的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当然,也许我们很难成为像“德雷莎嬷嬷”一样的“圣人”,都是我们真的可以做个扔鱼的小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