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
全球600精英空降龙城话“镁景”(副题)
十年产值超千亿,太原争当“镁老大”(主题)
记者 迟国维 李玫
“
20多家企业、投资规模达90亿元的镁产业项目群已经开始启动,到2020年,太原市镁产业工业总产值要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4月8日,太原市市长张兵生的精彩演讲,表示出太原争当“世界镁都”的决心和行动。
“
镁”在普通人的眼里,还很陌生。殊不知,“镁”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自行车、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消费品中,处处都有“镁”的身影。4月8日至10日,“国际镁协2009年太原国际镁业大会暨展览会”在太原举行,这次大会为世界各国发展镁工业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让太原市民与“镁”有了亲密接触的机会,对镁有了更深的了解。
会上,来世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的600余镁业人士汇聚龙城,镁业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镁产业发展前景、镁合金材料应用以及国际镁工业气候与空气质量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一,
打造镁都,郭台铭默默耕耘六年
富士康拿下宝马十年订单
郭台铭 台湾富士康集团总裁
镁在汽车轻量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汽车轻量化与燃油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要让汽车提高燃油经济性就必须减少汽车重量。从环境指数上讲,虽然可选择的材料很多,钢、铝等都可以,而在整个汽车材料的竞争中,镁和镁合金更胜一筹。郭台铭告诉所有参会的企业,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镁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企业只要找准方向,就找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镁及镁合金商机巨大,而世界镁业就在太原。
郭台铭透露,中国需要建汽车零配件镁产品发展中心,而专家们认为太原是合适的选择。太原将建镁技术研发中心,这在太原打造镁都的进程中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镁的发展需要政府、学界、产业三方共同发展。
而富士康的优势在镁合金技术,它们围绕打造镁都已经默默耕耘了六年,目的是要产业链建立起来,把产业中心建立起来。镁轻量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很多领域的应用,富士康准备将镁应用在火车上,减轻车厢重量,同时,还将应用在一些移动性的产品上。
郭台铭说,山西镁矿资源丰富,原镁出口占绝对数量,这是山西一个独特优势,但不能再用便宜的能源提炼便宜的原料,然后卖给欧美企业。山西可以从卖原材料转向加工制造高附加值产品,建立金属镁的产业链,以此提升镁产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我们已拿到宝马汽车公司10年的零配件订单。”郭台铭对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国外在汽车零配件领域镁合金的应用步伐要快得多,国内显得慢了些,不过,目前奇瑞、一汽等汽车厂家也在关注金属镁,这是一个好的开端。镁合金必将受到汽车生产厂商的欢迎,原因在于它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能够节省能源、减少废气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大趋势。
加速镁产业发展要加强国际合作
潘复生
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镁合金作为目前世界是最轻质的商用金属工程结构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目前的应用范围尚局限在交通工具、电子电器工业、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部分产品上,大规模的的应用还没有开始。
在镁合金发展和应用方面,各国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如美国在汽车上应用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德国在变形镁合金的基础研究方面有很好的工作基础,中国在原镁生产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在镁合金新材料发展方面已形成特色,俄罗斯在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有成功的技术,日本在表面处理与涂装技术方面有一定优势等。但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明显不够,应该采取有效方法和途径,加强各国在镁合金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为了提升镁产业的技术水平、扩大镁合金的应用范围和规模,在提升现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的交流效果的同时,要强化国际组织的功能,必要时建立新的镁合金国际组织。
山西有机会成为全球镁产业领袖
Gerald S.Cole 美国汽车轻量化顾问公司总裁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镁产业基地,山西不应只把眼光放在资源出口和初级产品加工,而是要建立镁产品研发中心。山西有机会成为全球镁开发及技术研发的领袖。
中国存在严重的能源可用性和环境污染问题,更需要高能源利用率和低排放的汽车。为培养镁市场,中国必须在镁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中扮演独立角色。中国需要培养冶金和制造工程师,兴建设施以能够设计,测试和证明新型镁技术的可行性。尽管北美镁铸件70%来自汽车零部件,但其他许多产品也需要镁的轻质特性,特别是3C产品和手持电动工具。中国在这些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有超过2000家制造商向北美出口价值总额达30亿美元的产品。因此,山西应成立镁产品开发中心,整合这种分散的生产力,有助于提升新产品和发展非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技术能力。其中,信息及技术可以从全球信息资源如大学和研究实验室获得,与中国的镁基地联系并签订合同,或者在太原与理工大学合作建立实验室。
二,
绿色高压线,镁企业谁也不能碰
镁业不环保,坚决不允许“出生”
崔树明 太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正在实施绿色转型战略,在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做出全方位的梳理。
太原市在产业发展方面特别提出要建设“镁都”,太原的镁工业发展到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不是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它有一系列的约束条件。这个约束条件就是太原市近几年来一直在推进的绿色转型。
太原市把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作为太原总体发展战略的主要着力点,这个发展战略正在逐步转化为政策体系和地方法规体系。目前,太原在制定区域性的战略政策和法规体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太原在发展镁工业必须遵循绿色转型的总体战略、具体政策和法律法规,这是一个约束力非常强的刚性的约束条件。
太原市政府目前正在推行政府绿色治理,在各个领域制定实施绿色标准,并且制定实施绿色高压线,全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太原市已经公开发布了像绿色学校、绿色企业、节水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等20个绿色地方标准,目前太原成为全国拥有绿色地方标准最多的城市。同时,制定和实施绿色高压线,不符合太原市绿色转型要求的项目和企业坚决关在门外,对于存量部分,加快淘汰的步伐。在这方面,太原对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原镁生产这个环节,如果不符合环保、绿色转型要求,坚决不允许“出生”。和绿色高压线相对应的是,太原正在努力支持技术创新,努力开发绿色技术,。总体讲,绿色标准、绿色高压线、绿色技术已经成为太原镁工业发展的约束条件和重点支撑,使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太原市的总体城市定位是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按照这样一个三大城市发展目标,近年来,太原市在城市方面着力推进绿色城市化,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在这种情况下,太原市镁工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绿色城市化的总体要求,并为绿色城市化作出贡献。这是在太原发展镁工业的第三个约束条件。
太原市推进绿色转型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太原市正在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把它变成群众性的、社会性的全社会的绿色创建活动。从2007年开始,太原市就展开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村镇等十大绿色创建活动,经过几年的创建,取得了明显进展。去年确定了300多家绿色创建的重点单位,这些单位遍布经济社会、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它们正在成为太原加快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兵和典型。今年还将确定300-500家新的绿色创建的重点单位,作为太原镁工业发展的主体,镁产业方面的企业在这个绿色创建的大环境下,也必须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以绿色企业作为自己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如果不走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不按绿色经济的理念推进企业自身的绿色转型,在太原是没有发展和生存空间的。
以上四个方面就构成了太原镁工业发展的区域性总体背景和前提条件,也是推动太原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实基础。这四大背景因素,要求太原镁工业发展必须着眼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应对,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坚决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通过经济技术模式的持续创新实现高水平的节能减排,进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全球镁企业都要进行SF6减排
Kirsten Cappel 美国环保署
温室气体由好几种气体组成的,许多都是由人类的行为所产生的。这些温室气体会使全球的气温变暖,对人体、农业等都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其中SF6气体是目前发现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在镁生产中大量使用着SF6。SF6是一种极其强的、空气中存续时间也很长的温室气体,它对大气环境的损害延续时间比较长。在冶炼过程中防止镁金属燃烧每5000克的SF6,相当于1243吨二氧化碳对大气的损害,而每减少一立方米的SF6的排放,相当于减少了240辆私家车的废气排放,也相当于一年种植210英亩的森林的效果。
1999年美国环保署和美国金属镁行业达成一项合作,2010年要消除SF6在空中的排放,这需要美国80%的企业不排放SF6,这就要求合作伙伴要遵守这个承诺,并进行技术革新,采用新的技术减少SF6排放。这也需要全球的金属镁企业都加入到SF6减排的行列。
三,中国镁业风光无限
被誉为21世纪绿色金属结构材料的镁合金材料,被广泛运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航空、航海、国防等领域,金属镁的需求量每年以20%的速度快速增长。虽然我国镁工业还没有摆脱群雄混战的局面,国内镁产品应用市场也还未成熟,但从目前国内镁合金产业的态势来看:中国镁合金产业前景广阔。
1 、镁合金在汽车中的应用
汽车质量每降低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减少0.7L,汽车自重每降低10%,燃油效率可以提高5.5%,故发达国家不断加强对汽车等交通工具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的限制,促使汽车制造厂重视汽车的轻量化发展。镁合金作为工业应用最轻的金属材料和良好的阻尼减震性能,具有在体积相同时比铝合金轻36%、锌合金轻73%、钢轻77%的特点,成为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其开发应用受到了各国的重视。
2、在3C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镁合金在电子工业中的应用也具有很大的潜力。众所周知,电子工业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导致各类数字化电子产品的不断涌现。电子元器件越来越趋于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便携式电脑、数码摄录象机、数码照相机、手机等日新月异,更新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镁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导热导电性好、电磁屏蔽性能好以及环境兼容性能,可代替塑料壳体满足3C(计算机、通讯、消费类电子)产品轻、薄、小型化、高集成以及严格的环保要求,在信息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日本已经有大量电子产品采用镁合金作为外壳材料。
3、镁合金产业链发展势头强劲
镁具有丰富的资源,镁合金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符合汽车工业、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的发展要求,因而受到了各国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
"镁合金应用开发与产业化"作为"十五"计划的第一批项目已在2001年8月正式启动。最终目标是充分发挥我国的镁资源优势,通过建立镁合金技术创新体系,加强镁合金应用开发,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镁合金高新技术产业群,将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全国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4个研究院所、7所高校、20家企业直接参与了项目实施;在20家企业中,有10家是在国家启动镁合金战略研究后新成立的股份公司。
四,3斤重的自行车架
在国际镁业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展商也是各显神通推介自己的产品。在太原同翔金属镁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一个自行车架引得参观者驻足观看。好奇的观者问:“这是用镁合金做的吗?”“是的。”展商介绍说,这就是用镁合金制作的自行车车架,这个车架只有1.5公斤,比普通自行车车架要轻很多。听着展商的介绍,一位参观者竟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提车架,在提起车架的同时,该参观者脸露喜悦之色,嘴里不停说:“真轻呀!”
虽然用镁合金制作的自行车份量很轻,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可是展商也说出了镁合金的一个致使缺陷,那就是镁合金抗腐蚀比较差。对于这一点,展商也表示,目前对镁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也在提高,镁合金的这个缺陷将会得到弥补。他们看好镁合金的前景,适机将开发生产全“镁”自行车,而且它的价格并不会很高。
镁粉、镁粒、镁碇……,在展会上走了一遭,许多以前从未见过“镁”的人们,才对它有了初浅的感官认识。笔记本电脑的外壳,看着与电镀的没有多大区别,但拿在手中,却轻得吓人一跳。彩色的手机外壳、花纹别致的铸件、光亮可照人的汽车把手把人们带到了“镁”的世界。
五,镁的发现简史
镁和钙与钾和平钠一样,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些元素。但由于它们的化学活泼性和钾、钠相近,不容易把它们的单质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因此使化学家们长期不能肯定它们作为元素的存在。只是在电池发明以后,化学家们才得到了分解活泼元素化合物的武器。利用电解的方法分离出来它们的单质,它们才作为元素被确定下来。
1808年5月。英国化学家戴维(Sir Humphry
Davy,17781829)电解汞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得到镁汞齐,将镁汞齐中的汞蒸馏后,就提到了银的色的金属镁。
镁的英文名称为Magnesium,它的命名取自希腊文,原意是"美格尼西亚",因为在希腊的美格尼西亚城附近当时盛产一种名叫苦土的镁矿(就是氧化镁),古罗马人把这种矿物称为"美格尼西·阿尔巴(magnesia
alba)”,“alba”的意思是“白色的美格尼西亚”。我国则根椐这个词的和经一音译成镁,镁元素符号为Mg。
晨报观点
是污染中的玫瑰,还是清水芙蓉?
文/迟国维
曾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镁业,污染中绽放的玫瑰。可见,镁要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镁产业的污染问题,太原市市长张兵生表示,打造“世界镁都”并不是搞重复建设,而是要改变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原镁粗放生产方式,完善镁工业节能减排强制标准、绿色技术标准、准入制度等绿色标准体系。将对太原已有的镁企业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对于未来新建的镁产业企业,划定更高环保标准门槛,并计划在2010年前淘汰所有落后产能。同时,他表示,建议从事煤炭行业的经营者们联合向镁产业发展。太原不能再走煤炭开采后再进行环境整治的老路了,镁产业应该走集约化、清洁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龙燕认为,
就中国镁冶炼行业来说,企业数量过多,且普遍生产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虽然中国是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暴露出中国镁工业大而不强的弱点。产业集中度低,必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竞争力。同时,目前仍有部分镁生产企业不重视环保投入治理,有的企业已被国家环保局责令停产治理。2006年,金属镁冶炼产品被国家列入“两高一资”出口产品,取消出口退税,企业出口直接受到影响。因此,企业领导应加强环保意识,采用焦炉煤气等气体燃料,从源头上解决炉窑烟气污染问题,积极开展还原渣等综合利用工作,走循环经济之路,把环境保护纳入镁的经济发展中来。另外,国内镁行业仍有大多数企业采用自动化水平低、烟气难以集中收集处理的竖窑、还原炉基本未有采用蓄热式还原炉,热烟气直接排放,余热未得到有效利用,能源浪费严重。因此企业应提高技术装备,积极走清洁生产之路。建议尽快颁布实施硅热法炼镁行业准入条件,迫使企业的自我改造升级,有利于我国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不仅成为原镁生产大国,而且要成为镁产品生产强国。
人们欣喜地看到,太原市对镁企业划了四条高压线:必须遵循绿色转型的总体战略,不符合环保要求坚决不允许“出生”,必须符合绿色城市化的总体要求,必须树立绿色经济的理念。希望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太原镁业,不是污染中绽放的玫瑰,而是清水芙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