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扰父母也是“孝”(迟国维)

(2009-02-11 10:43:46)
标签:

杂谈

 打扰父母也是“孝”(迟国维)
    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孝文化”的历史就有多久。从简单的孝敬老人---“事亲”,到被历代统治者变成驭民的工具---事君,“孝文化”历经坎坷,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起点。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悌是实行“仁者爱人”这一思想的关键和根本。
    孝道情怀是人类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础,只要有血缘关系存在,那么爱敬父母就是人类的一种天性,一种一切美好道德感情的源头。是德性和义务产生的精神渊薮。人也正是在父母的爱中学会了反哺和奉献。
    过去说,孝,指未成年人和青壮年人对已衰老的成年人的尊敬和奉养,是一种对弱势方的关怀。现在时代变了,父母虽然老了,但并不弱势,有的富养三代,分母并不需要子女的物质回报。那么,这种情况下如何尽孝呢?
    我有个朋友,发明了打扰父母尽孝法,找一些劳身不劳心的小事,让父母明天都有事可做,如,交水煤电气费,掌管银行存折、栽花种草等等。劳身健身,适当运动是健康的关键;不劳心则快乐,快乐就长寿。
     其实,古人也不看重奉养,《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又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然而,孔子、孟子过于看重“敬”,这也大可不必。晚辈敬重长辈,天经地义,阳光雨露禾苗壮;长辈不要求晚辈敬重,也天经地义,长江后浪推前浪。所以,现代的“孝”, 是让父母的生活更有滋味,丰富多采。在社会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时候,做子女的,就要自己想办法,丰富父母的晚年生活。从这一点上说,打扰父母也是“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