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震救灾凸显媒体信息传播功能(迟国维)

(2008-05-21 15:49:38)
标签:

杂谈

抗震救灾凸显媒体信息传播功能(迟国维)
    灾难是对政府应急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媒体信息传播功能的检验。
    中国媒体身兼政策宣传、信息传播两大任务,平时对政策宣传,得心应手;到了汶川大地震凸显信息传播功能的关键时刻,就有些措手不及。
    一些记者的脑筋很难一下从宣传功能跳到传播职能,还习惯用宣传思路处理信息传播工作,于是出现一些让人很不舒服的东西。
    于是有了最冷漠的采访。
    一位女民警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和女儿。
    男记者冷漠地问她在地震中是否失去了亲人?怎么能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工作?最后残酷地问:“你在救助这些灾民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
    女民警悲伤无语,很快昏倒。
    可以看出这位男记者强烈的宣传意识,一定要把它“采访”成英雄,是英雄就要有非人之举、非人之语,就要不食人间烟火,没有儿女情长。类似的采访还有:六天六夜不回家,连个电话都不打。请问记者,他家就在身边,打个电话能影响抗震救灾的大局吗?我们很难相信,连自己家人都不爱的人,能爱别人?
    于是有了无聊的采访。
     为了宣传的需要,记者要时刻把握主题,牵着被采访人鼻子走,让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严禁跑题,于是一些记者发明了“有答案的提问”,被采访人只要回答是就行了。但是,这种方式一但用在信息传播上,让人倍感无聊。
    有个记者问挖掘者:你现在挖出一个人来了,是什么感受?挖掘者半天无语。
    一家重庆的4口人自发开着车子赶到灾区送些吃的,记者问:“你觉得他们需要这些吃的吗?”重庆市民隔了几秒钟才说:需要! 
    还有记者问:“如果不是你的亲人,你还会抢救吗?” “你们是自愿参加抗震救灾的吗?”
    回到媒体信息传播功能,记者还很多功课要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