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北京建筑奔下三路去也
“鸟”(diao这个字按《水浒》中李逵的念法)、“蛋”、“大裤衩”,现在的北京越来越流气了,所谓的国际新潮建筑都奔下三路去也,据说都是国际顶级大师的杰作。不知道是否引起“反三俗”之士的注意?
北京,你为什么总是那么不自信、不争气?穷的时候,挨洋人打;现在有钱了,还要请洋人回来糟蹋自己。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首都的顶级建筑是请外国人来设计的,再蠢再笨也要保住自己的风格,这也成了一个简单的普世道理。
这些洋玩意儿,到现在我还没听到一个好听的叫法,那个“鸟”,中方设计师艾末末称之为“马桶”(还在下三路),还有人叫“带刺铁丝网”、“大油罐”、“大仓库”……
位市中心紫禁城的“蛋”,有人说,从飞机上望下看,就像一口痰,这比八国联军进城抢财宝还让人恶心。
不知道洋大师设计的“大裤衩”用心和在?是说“中国第一台”发出的声音带着骚味?在个造价50亿人民币的昂贵的“大裤衩”,完全可以申请“急死你”记录。
想起郭德纲的相声《色即是空》:大热天儿媳妇穿着“大裤衩”剁肉馅,老公公看得心惊肉跳,生怕“大裤衩”掉下来,看也不是,不看不行……聪明的洋大师把北京人都变成了色迷迷的老公公。
前一篇:2008,数字电视产业元年
后一篇:央视徐娜抗震一线精彩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