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同干一件事多么可怕(迟国维)
昨天,北京变成鞭炮厂。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骑车回家,还真有点战火硝烟的感觉。这是北京城区允许放炮的最后一天,也是人们从心里感觉大年过完的最后一天,所有的炮都要在夜里12大以前放完。
路过一家酒店,十几个后生从车上搬鞭炮,一捆有脸盆大,铺在地上,十几米长。老板是豁出去要听个响。
到家门口,看见一辆红灯闪闪的警车,围一圈人。原来是一位老汉家的窗户被二踢脚炸烂了,老汉一生气,拿砖头把楼下小饭店的玻璃砸了。警察同志耐心细致做老汉工作:你砸人家玻璃大家都看见了,你说他们放炮,谁看见了?你看见了吗?有证据吗……
鞭炮声仍此起彼伏。此时此刻,全国13亿人,兴高采烈同干一件事:放炮。
人心齐,泰山移。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自古以来,中国人(尤其是历朝历代的领导人)对“全国人民同干一件事”充满了无限的崇敬和执着的追求。
“全国人民同干一件事”,看起来很美,实际充满恐怖。可以想象,正月十五这一天,全国找不到一块干净的夜空,北京蓝天目标又少一天。
让大家心甘情愿无拘无束干一件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良心对得起全国人民对得起天空的事,谈何容易。如果全国人民都在植树节这一天种上一棵树,月亮上都该种满了。早在1981年12月13日,全国人大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次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这是我国惟一的一部规范适龄公民履行法定植树义务的法规。但是经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及相关情况调查》显示,适龄公民的法律尽责率只有45%。一多半公民27年不守法,你能把他咋地?
倒是随地吐痰、踩踏绿地、喧哗吵闹、攀爬触摸文物、损坏公用设施、对着别人打喷嚏、闯红灯、公共场所吸烟、比赛场馆吹口哨、国骂、光膀子上街,公交汽车不给老弱病残让座……群而效之。
人在无拘无束状态下都喜欢干的事,大多不是什么好事,所以,不要指望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会有什么好效果。除非你是政客,要利用这种形式,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