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花奖,可以先奖后拍了(迟国维)

(2006-10-30 14:42:42)
百花奖,可以先奖后拍了(迟国维)
   备受瞩目(冷眼?)的第1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杭州落下帷幕,同时第28届百花奖各奖名花有主。主旋律影片昨天受到了空前的优待,屡屡斩获奖项,《张思德》一片更是获得了三项大奖。但记者在杭州的几天内,当地电视台曾经采访评委,许多评委都力赞主旋律影片。此一情节也被怀疑是评委意志受到某种力量操控。
 (10月29日《大连晚报》http://ent.sina.com.cn/m/c/2006-10-29/12551304390.html
    我认为,本次评选最大的意义,就是以后百花奖,可以先奖后拍了!
    一,先是评奖前许多评委都力赞主旋律影片,然后就是《张思德》大玩帽子戏法。既然评选的结果和评选的设想一模一样,那么评选就是一种多余,而《张思德》剧组所有主创到现场,也成一种应证。在场的所有的观众都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主旋律影片得宠的金鸡奖,而不是观众自己做主的百花奖。可见多余评选过程有害无益。
   二,半数以上获得提名的演员都没有到达现场,每个奖项只有一二名候选人坐在台下,很多影片甚至没有派代表出席,可见百花奖的影响力早已不再。既然获得提名的演员一半不来,而据10月28日《大河报》报道,站在红地毯两旁撑场子索要签名的年轻粉丝竟是20块钱一位雇来的,那么电影节颁奖仪式就是一种浪费。省下这笔钱,说不定还能拍一部好电影。
    三,对于《张思德》的大获全胜,很多记者都感到有些费解,因为在强手如林的候选影片中,该片无论在影片影响力、票房成绩、演员发挥上,都不能说是无人出其右的。吴军在接过奖杯之后非常激动,“这个奖不应该是我的,我在台下还想,如果我拿到了这个奖是因为我是‘张思德’,如果我没拿到是因为我是吴军嘛”。 既然最佳男主角都认为演技不如角色重要,那么评演员就不如评角色,而角色完全可以事先制定,就象先定主旋律然后再评奖一样。
    四,有记者问香港著名电影人唐季礼:“你愿意自己掏腰包看比如像《张思德》这样的主旋律影片吗?”唐的回答是“愿意”。当记者又问他“《张思德》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时,他却有些尴尬地表示:“我还没看过呢。”,既然,没人看都可以获奖,那么,什么时候评奖都一样,何必费那么大劲呢?
    我想下界获奖的影片,评委们早就准备好了,就叫《和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