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为何屡屡充当造谣者(迟国维)
9月28日CCTV消息: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周继东27日下午向媒体表示,
北京不会像有些报道所说的那样,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劝返100万农民工回乡。所谓劝返100万民工的说法毫无根据。
近来,职能部门利用媒体公开辟谣的事情,不是一两起了。如有媒体称,卫生部比较青睐“英国模式”,卫生部马上更正:由11个部委组成的医疗体制改革协调小组刚刚成立,尚处于调研阶段,根本没有出台医改方案,也不存在“模式之争”。所谓“模式之争”,其实是个伪命题,希望媒体不要盲目争论。
纵观这些所谓造谣媒体,都是正而八经的大报,并不是街头三无小报,靠噱头蒙钱。他们的报道不一定就是空穴来风,很多是有鼻有眼的,只不过是把一些职能部门的计划提前公布了。职能部门一看风头不对,矢口否认。
按照职能部门的逻辑,没有正式公布的事,就是没影的事;按照媒体的理论,职能部门的计划、设想,都可以公布于众。所谓造谣与辟谣的分界点,就在这里。
职能部门认为,公众只能知道职能部门想让公众知道的事,职能部门不想让公众知道的事,公众最好不要打听,媒体也不容置喙。公众瞎打听,就是传播小道消息;媒体提前透露内部消息,就是造谣。
举例说明。某要人,60岁退休。如果媒体提前公布退休消息,是造谣。只要到他60岁那天,由有关部门宣布,才是准确消息。
其实60岁退休这一事实,无论提前,还是正点,还是推后,都不会改变。
现在一些职能部门越来越不满意不听话的媒体了,可喜的是,职能部门还没有用行政的手段报复媒体,而是学会了利用媒体进行辟谣,以视正听。他们相信媒体的影响,相信公众的判断力,这是巨大的进步。
其实,媒体的所谓造谣,是帮助职能部门免费做试验、探雷区。拿劝返100万民工来说,至少职能部门明白一个道理,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事,想也不用想,更不用说做了。正象周继东所说,北京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城市,只会以更加开放的形象迎接各地的人,包括全世界各地的来宾。媒体唱黑脸,职能部门扮红脸,何乐而不为。
再说孔子标准象,他那面一公布,媒体就是要收费,于是他不得不出面更正,孔子标准象,不是商业行为,以后就算想收费,也不好意思了。这对公众来说,是天大好事。
当然这都是往积极方面想,要有人,偏要以小人之心度小人之腹,那另当别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