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文,就算做秀也美丽(迟国维)
连日来,河南电视台女记者曹爱文放弃采访抢救落水女孩的事迹,引来了各界好评,并被众多网友誉为“中国最美的女记者”,但也有人认为救人过程是在做秀。25日《新京报》刊登了对她的专访。
新京报:你救人的过程中,有一张图片引起了质疑。那张图片上,你的工作牌在画面前方。有人因此质疑,救人过程是在做秀。
曹:任何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不可能做到冷血。救人是一个人的本能。还有,咱们拍新闻不就是为了给人看吗,人都没了,给谁看?
由于一些官员和不法商人的瞎搀和,做秀现在已经成了贬意词,以至再善良的举动也会遭到怀疑。应该承认做秀也是做事,事是基础、是前提、是内容;秀是表面文章、是花梢、是表演,事和秀是皮和毛的关系。如果做了一件好事,就算是做得花梢点、有表演成分,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难道做好事就得一本正经、不苟言笑、死搬教条吗?再说,谁又规定过做好事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曹爱文放弃采访去救人,就算她救人时,想到了自己的身份,想到了单位,把工作牌有意推到了镜头前面,这有什么错吗?每个做好事的人都想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单位的表扬,如果说曹爱文没有这点“小心眼”,反到假了。而社会的主要任务,也是宏扬正气,鼓励人们做好人好事。如果社会对做好人好事者,百般挑剔,先查动机,后看效果,那会让人望而却步,久而久之,正气消失,邪气上升,好人受气,坏人得意。
好事,不是一好百好,纯而又纯,那就没人敢做好事了;好事就是人的所作所为中积极的进步意义,社会的责任是敏感地把它扑捉到并公开放大。也许有些人刚开始只是想表演一下,但被社会捉住不放了,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这么一坚持,就干出好事来。干好事的人多了,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就形成了。
前一篇:不专为农民工立法是公平正义之举
后一篇:面见选民是最好的民主教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