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老总无权当“年度主祭人”
昨天有两条新闻,让人很受刺激。一是《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05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额达到1026亿元,同比增长56.7%,增幅同比上升49.1个百分点。亏损额接近1998年巨亏时的水平,是历史上第二个亏损高峰,亏损额增幅则创下了近16年来新高。二是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向陕西整修黄帝陵工程捐资500万元,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企华为今年丙戌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主祭人。
同是国企,看全面,亏损创16年来新高;看一个,捐资创今年清明之最。人们曾比喻我国国有企业的处境是一根大热天的冰棍,不被人吃掉也要化掉。现在明白了,有这样勇争首位黄帝典礼“年度主祭人”的国企老总,既是把冰棍放在冰箱里,也要化掉的,因为电都给拿回家去了。
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的说法,花钱办事有四种模式:花自己的钱给自己办事,花自己的钱给别人办事,花别人的钱给自己办事,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其中“自己用自己的钱”既节约又有效果,最有效率;“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既不讲节约也不讲效果最没有效率。
国企老总当黄帝典礼“年度主祭人”,是典型的“花别人的钱给别人办事”,黄帝陵工程在陕西,黄帝是天下人的皇帝,除了老总个人风光一下,不知道此举与宝钢何干?宝钢公司代表在捐资仪式上说,宝钢此次为整修祖陵捐资,其目的不仅是景仰先祖、缅怀祖德,更重要的是,从祖先留下的这份博大精深的精神遗产中,挖掘出特别的力量和持久的动力,使之成为企业文化体系中最雄浑厚重的精魂。
我不知道“特别的力量和持久的动力”指的是什么,难道是捐钱就有力量?越有钱越有力量?那祭奠黄帝的纭纭众生怎么办?我更不明白“最雄浑厚重的精魂”又是什么?当然我明白不明白无所谓,关键是宝钢公司1.5万名员工明白不明白?他们能否从老总“年度主祭人”的身份上,感受到“最雄浑厚重的精魂”?
乐善好施可以是一种受到推崇的社会风气,而对精明的制度设计者来说,这也是一种缩小贫富差距的民间手段。在急剧变化的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一夜暴富成为所有人的梦想和少数人的可能,民间手段是调节这一矛盾的最现实办法。一夜暴富也许不合情合理,却并不违法,但却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表满,于是搭建一些类似黄帝典礼“年度主祭人”这样平台,既转移了富人的财产,又不对富人构成伤害;同时给穷人创造一些赚钱的机会。
显然这样的平台不是给国企老总搭建的,国企老总也不需要这样平台,如果有哪位国企老总个人喜欢乐善好施,那最好等到退休之后。所以,国企老总争当“年度主祭人”,往轻了说,是不务正业;往重了说,是慷国家之慨,满足个人私欲;至于中间有没有猫腻,那就看检察机关的本事了。
见3月30日<中国青年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