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拎着你的症状爬行

(2006-04-30 14:13:02)
分类: 轻松开心谈保健
拎着你的症状爬行
         大额头有关看病过程的想法
 
  说说医生的艰难无奈和无助,是自找的麻烦吗?是这个职业的缘故。如果没有耐心或清静的心态,这篇文字就别看了。这篇就当着童话或梦话来看吧!或者说,我拒绝您看!

  医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都亲身体验过,诊断学和各种医学基础没好好掌握,也就无法感受疾病。别的任何工作可以凭经验,医生只能忘掉自己,拎着您的感受,拎着您的症状去爬山!医生这个职业就像小学生背后背的书包。越到高年级那书包越重,里面放的是诊断学和治疗学。看病的过程中,如果耐心地听完您情绪激昂的、痛苦万分的、真实可信的、漫无边际的、毫无条理的症状后(不能怪病人),医生的任务就象爬山一样,考虑着你的症状 得清楚你的症状往哪座疾病的大山,或者就判断没有病。
 
  一旦挂号之后(银子只有理发的半价),医生得接受“考试”了,没法磨蹭啊!这与“旧戏里讽刺的”衙门不同,衙门里办事,没有好处不送礼或没熟人它买关子拿你!它就给您拖着,急也没有用,这就培养乐官场特有的肚量和磨蹭功夫。医院可不同,老师教不好学生,你家孩子太皮太差!医生看不好病,水平差!来了就是爷,立马得看好,要不检查去,反正检查不出,你爷拿我没办法。等看病等排队,那可不是医生的错。真的不得磨蹭啊!拣好药开了再说,还有下一个病人等着呢!
 
  那些长期只会看感冒胃痛,头疼脑热,放疮开阑尾(当然,看好小病也是积德)的“老专家”们。因为固执的思维习惯和僵化不变的医学知识,使得好多老的少的医生放不下了“自己”,把自己端的高高的,聪明才智用在怎么维护自己的面子上了,服务态度好,热情都吃这一套,管用着呢!看看是什么人这样使用和受用了。现在的培养体制也就过早培养了专科医生,没有提高综合会诊能力和行医的思考能力,造成医生思路上的短路或狭隘,最终倒霉的是病人,90%的药物(韩院士语)可以不吃或吃了没用就在此(吃不死,好不了)。你看到几个医生说自己不会看病的吗?
 
  遇到这样的郎中就完了:简单的病用猛药,感冒还点滴;典型的病大查特查;疑难的病查完所有检查后推走,还又不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不会看病,看不懂病,就开始忽悠了,第一招为态度好,什么检查都上,花你的银子做漫无边际的检查筛选,而不是该查的才查!还是不清楚,往上推到大医院去找专家。
 
  了解病人的不舒服,医生自己能够感受的症状诊断起来容易,不能感受的就只有靠书本理论学习和临床得来的经验;或者说与以前相同的病例比较,看多了,用心感受多了自然就有经验了。这与白头发和胡子无关,往往白胡子白头发更能忽悠更能使人相信。
 
   应该的正确的看病过程:细听症状,收集病人的信息,反问或有目的回问,认真检查你的龙体(望闻问切)。把你的症状归类,该查点东西,就算诊断明确了,可以打发了。打发的方法很多,开点简单的药,就像自己或家人与你同样症状,同样病情一样。病人得到的是最合乎人情道德规范最便宜最放心的治疗,你就:听话吃药,能好,因为你享受的是家人的待遇。实在是绝症疑难症,也该考虑周全,检查仔细在做,银子用在刀口上才对。

  我最尊重那些德高望重德胡子一大把的真正的老专家,看完疑难杂症说:这个病少见,我不会看,另请高明吧!这样境界让人尊重。不会就不会!这才是真正的专家啊!可是更多的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儿,只谈心情愉快,旁观者的心态,不讲什么叫人听不懂的术语和我都搞不懂的卫生政策和名词!说给学医的我的心态,说给不学医的,我的参考意见!
 
不想写了,网上读贴,习惯猎奇浏览,
真没有几个认真的读客,爱看不看吧!
就当自言自语吧,记录下自己的心情而已。
 
祝各位五一愉快!认真读到这儿的一定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