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张艺谋与三点式
-----本老百姓影评专栏之实话篇
陈凯歌张艺谋都在两人都是当今中国最棒的最吸引眼球的导演,是振兴中国电影之前哨之杰出代表,娱乐老百姓和谈资媒体导向的主流代表,不断进步的无厘头搞笑童话文化的代表,不可理喻的是现在的两位却风格突变,陈凯歌本来喜好戴胸罩,却趟起了功夫片的混水,还尽力表现文化, 张艺谋一直偏向开裆裤,永远真实的用童话式的眼光演绎原始的美和丑。两个人一个戴胸罩一个开裆裤的行头玩起了三点式,
老百姓看电影没有影评人那样,不用什么概念,报上一抄作,马上不惜一周吃素菜打肿脸也得看电影,草根的从众心理,假装正经赶回集式的赶回时髦,捏着40-50块大洋去影院看个究竟,就图看个什么新鲜东东,看看报上说的是否属实。呵呵,被媒体娱记忽悠进了影院,都是两个导演导出的作秀戏。正如春晚十年“培养和糟蹋了”一个光头佩斯,十年又“归降了”东北的赵忽悠。得感谢北京电影学院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也算中国人还有艺术感觉。真想用一个老艺术家的话,感谢年轻的一代为中国电影作出了努力。真大气大家之言!
出生于城里的陈老哥,学人所谓的“世家出生”,因为乡下的经历使得他在玩深沉和玩世不恭,更多文人的忧患,在作品中表现和体会胖子减肥,吃饱泛油味的思索。倾其艺术素养之所有用心表达解析文学概念,把自己当成扫盲大师(确实是看电影的专家少,真正品尝的少,真正的影盲太多多),可以称为真正的导演,或自我感觉良好的玩历史概念的语文教师。满汉全席的电影制作厨师,就怕电影语言无处不用其极,使出大脑中的所有艺术理论和手法沉思冥想,表现其叛逆与高傲的作品风格。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不知何故好端端一个玩美学电影(本老百姓用语,不定正确)的人跟起了港台商业风气,跟起了好莱坞霸道的文化填塞做派。好端端的中国文化不俗的思想者,也“晚节不保”,长衫大褂变成了胸罩。呵呵,提高观众品味变成了迎合大众“低级趣味”。
出生在大西北的老谋字,也许可用现在时髦词语最成功的“草根”来形容他,因为体验过泥土的芳香和恶心,更多表现自然状态下的生理冲动和审美情趣,有点原始,有点玩概念,似乎就是弗罗医德原欲的体现,把艺术理论彻底变成了成人童话,真象我常常跟儿子讲,周星驰的电影和现在的武侠片就是成人童话,否则没法对孩子解释,武侠们怎不去参加奥运会。曾经有人将老谋子的电影形容为,妖魔化。其实这个用词过于偏激和失态,有哪个影评人的高论和屁话有老谋子电影如此的感官震撼力?老谋子只是把老弗的精神分析简单化通俗化开裆化,也就是大二学生对心理学最简单和朴素的理解,怎么理解就怎么表达,学多了理解太多那是学者的傻,原生态最好,这是老谋子最真实的地方,最美的镜头和最理想化的童话故事以最简单的感官刺激表达出来。让所有观众加入,加入创作。纵观其电影,都是情节极为简单的,或几乎需要乱编或故作蒙太奇,格式塔。其实也就是开裆裤的朴素和童言无忌的表达方式,让人宽容让人充实让人满足,通过“低级趣味”反映真善美。
真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特喜欢老谋子的镜头,陈老哥的电影音乐,让你感叹自己怎么不多长几双艺术的眼镜,被他们吊起了艺术的食欲。特别喜欢《和你在一起》《霸王别姬》《我的父亲母亲》《千里走单骑》,其他片子几乎是精神病人的眼光中的蒙太奇。错乱的艺术演绎。
戴胸罩与开裆裤也就是尤抱琵琶半遮面的假装羞涩和假装放肆。都具备双重正反的意义。
台湾著名电影人陈坤厚先生评价张艺谋与陈凯歌:“陈凯歌的电影阐述的是一种神性,精神层面往往大于了现实人性的表达。而张艺谋的电影则更具现实意义,如果非把他们放到一起比较,两者往往都是站在不同的两个角度,甚至是两个极端对话。”
陈凯歌追求想象中的神,辞不达意而又产生老太婆戴胸罩之感,张艺谋表达普通人的神性,童言无忌让人产生开裆裤之童趣无限之美感。有人评价“陈凯歌与张艺谋之争,事实上就是立场之争”,本老百姓听了直觉得肉麻,什么是立场,看个电影图个一乐,专家去研究,学生去观摩,管你什么“文艺乌托邦情结”,管你什么“现实主义表现大师”。
最通俗的讲就是:
老谋子强调了下面一个中心(兽性),陈抓住两个基本点(色情)。
一个窥视癖手法,吊你胃口!
一个露阴癖作风,让你反朴归真!
一句话:好看,反复还能看,看了还想看,每次看都长见识......
两者都好的8得了,两个厨师都能做出美味十足两道菜,
就是别拿火锅去饨猪肉粉条,搞大杂烩......
别把老百姓忽悠去精神病院,玩抽象概念......
又瞎说一气,逗你高兴了!版权所有,鼓励盗版传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