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2014-12-12 07:02:15)
标签:

文化

勃兰登堡门

普鲁士

柏林

胜利女神

分类: 虚幻的真实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许多国家有“门”的情节,作为国家意志的象征,比方中国的天安门、法国的凯旋门,而德国则有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其初衷是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胜利之门、凯旋之门。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但是,当一个国家将一座建筑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当发生重大变故时,围绕这座建筑就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勃兰登堡门诞生
200多年的历史中,这座并不多么奇特的“门”经历了血泪沧桑,它见证了柏林、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勃兰登堡门位于柏林市中心,东侧是巴黎广场和菩提树下大街的尽头,西侧是三月十八日广场和六月十七大街的起点。

勃兰登堡门东侧的巴黎广场,以纪念1814年普鲁士军队在解放战争中占领巴黎而命名。

勃兰登堡门西侧的三月十八日广场,以纪念1848318日的德国三月革命和1990318日民主德国的第一次人民议会自由选举而命名。六月十七日大街,则是为了纪念1953617日发生在民主德国的人民起义。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勃兰登堡门高
26米,宽65.5米,深11米,前后立柱之间为墙,将门楼分隔成5个大门,正中间是为王室成员通行设计的。大门内侧墙面用浮雕刻画了罗马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的海格力斯,战神玛尔斯,以及智慧女神、艺术家和手工艺人的保护神米诺娃。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勃兰登堡门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
5米的胜利女神铜雕。女神张开身后的翅膀,驾着一辆四马两轮战车面向东侧的柏林城内,右手手持带有橡树花环的权杖,花环内有一枚铁十字勋章,花环上站着一只展翅的鹰鹫,鹰鹫戴着普鲁士的皇冠。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15世纪起,柏林是勃兰登堡选侯国的首府,1701年,腓特烈一世统一了勃兰登堡选侯国和普鲁士公国,加冕为普鲁士王国的第一位国王,并将柏林作为首都。腓特烈一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为了加强普鲁士王国的军事力量,于1734年起为首都柏林建造城墙,1735年在柏林城的西面竖立起了一座城门,城门外的道路通往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因此得名“勃兰登堡门”。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腓特烈二世大规模发展普鲁士的军事力量和扩张领土,并赢得了
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普鲁士从此崛起,成为英、法、奥、俄外的又一欧洲列强。腓特烈二世不仅赢得了“腓特烈大帝”和“军事天才”的称号,也在他1786年去世后为继任的侄子腓特烈·威廉二世留下了一个稳定的普鲁士。腓特烈·威廉二世继任后立即开始扩建柏林城墙,并下令重新建造勃兰登堡门,庄严肃穆、巍峨壮丽的勃兰登堡门充分显示了当时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1793
年,普鲁士雕塑家沙多夫为雄伟的勃兰登堡门设计并完成了一尊“胜利女神四马战车”雕像,并将其安放上门顶正中央,胜利女神张开翅膀,驾着四马两轮车面向柏林城内,象征着得胜归来。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就在普鲁士人将胜利女神安置到勃兰登堡门的当年,普鲁士加入为了对抗新兴法国而结成的反法同盟,但普鲁士在随后耶拿和奥尔斯塔特的战役中几乎全军覆没。
18061027日,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以征服者的身份骑着马通过勃兰登堡门,占领了普鲁士,并命令将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女神雕像作为战利品运回巴黎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1814
年,普鲁士参加的第六次反法同盟占领巴黎,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胜利女神雕像在1814年回到了柏林,在对其进行修复时,雕像上的橡树花环中还被添加了象征权力的铁十字勋章。

腓特烈·威廉三世的第二个儿子威廉一世在1871年取得普法战争的胜利,在巴黎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勃兰登堡门也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象征。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1860
年代,柏林开始拆除城墙,柏林城几乎所有的城门也在当时被拆除,但是宏伟的勃兰登堡门由于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得以存留,是至今唯一一座仍旧存在的柏林城门。

19331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开始了纳粹的统治。二战最后关头,勃兰登堡门在柏林战役中遭到严重损坏,它周围的建筑都被炸毁。苏联红军穿过勃兰登堡门攻入柏林,宣告了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灭亡。当苏联士兵在勃兰登堡门上撑起红色旗帜的时候,德国士兵用大炮轰击,胜利女神雕像受到严重损毁,仅剩下一只马头,如今保存在柏林市麦克舍博物馆的展览厅内。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也被分为东柏林和西柏林,东柏林由苏联占领,西柏林由美国、英国和法国占领。勃兰登堡门属于东柏林管辖。

1956921日,柏林市自治政府决定修复勃兰登堡门,东、西柏林的文物修复专家根据石膏模型和档案照片重新铸造了一套驷马战车及女神雕像。19571214日重建完工,东柏林市政大会决定将雕像上的铁十字勋章和鹰鹫撤下,认为它们代表着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巴黎广场上的助力车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看不懂是在搞什么宣传
欧洲掠影(58):勃兰登堡门的血泪沧桑
(勃兰登堡门附近街头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的汽车)
1989
年是柏林墙建造后的第28年,在东德和平转变的框架下,119日柏林墙倒塌。1222日,在超过十万人的欢呼声中,时任西德总理的科尔与东德总理莫德罗在勃兰登堡门相会,标志着勃兰登堡门再次开放。1990103日,东德并入西德,德国统一。

重新开放后的勃兰登堡门于1991年整修完毕,铁十字勋章和鹰鹫也回到了胜利女神雕像上。

一座城门,阅尽200多年的历史兴衰、人间悲欢。当你伫立于勃兰登堡门下时,能不感慨系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