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秘读者:《兔子皮》讲述了世俗的危险处境

(2014-06-21 20:57:28)
标签:

佛学

    有一位非常神秘的读者“参考生”,他一直在以“可以公开的日记”的形式,对当下发表在各大刊物上的小说予以评论,其阅读范围之广,近似于批注式的阅读感受,以及他那专业读者的水准,都让人大为惊叹。他曾经评论过我的好几部小说,眼光独到得让作者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今天转他刚刚对《兔子皮》的批注,供朋友们参考。

神秘读者:《兔子皮》讲述了世俗的危险处境

可以公开的日记19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878520101kb36.html

在全城大搜索之中,传出了不少的小插曲:有人找到几十年前的老照片,高兴得哈哈大笑,说自己当年真是英俊潇洒;有人翻出了初恋情人的书信,被爱人看到了,大 家酸溜溜地大吵一架,离婚了;有人翻出一套邮票之类的,一查如今的市价,已经可以换一部车了,当年还对人家看不上眼,如今人家已经死了,所以赶快跑到坟前 又是烧香又是磕头。大家都在疑神疑鬼,翻来倒去,叮当哐啷,都不知道启事里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但是大家还是要翻着找着。——陈仓《兔子皮》

小两口因为私藏雷管导致真如古镇发生爆炸案,使得陈元心中忐忑不安,因为陈元的好朋友罗林也曾私下送给陈元一盒雷管,但雷管却不知被陈元放到什么地方去了。 陈仓《兔子皮》借由一盒雷管串联起陈元与记忆中存在的极为重要的人物的关系,展现了陈元虽然有惊无险但却危机四伏的官场生活以及总能逢凶化吉实则步步惊心 的欲望风暴——而联系这两者的意象则是“雷管”和“兔子皮”错落参差的安排设计。小说以雷管最后始终没有寻到做结局,实际上意在指明:雷管的存在自始至终 并未完全消除,陈元的问题并不是雷管具象而是雷管背后隐喻的危险,意即危险从未消失,始终存在。

上面一段文字背景是陈元记忆中的对陈元而言十分重要的人物被一一排除之外,陈元决定利用报纸副刊的力量小范围寻找雷管。他本意上是“不引起社会恐慌,不给自 己添麻烦”,但实际上却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结合前面分析,文本中的雷管意在指向危险,陈元心中的隐秘、禁区,那么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内涵则寓意每 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禁区,只要触及内心禁区都会存在危险。而这一段文字即在于表现出人们对于内心禁区这一敏感话题,一方面人们心里深处的暗疾表征:“疑神疑 鬼,翻来倒去,叮当哐啷”,在“不知道启事里要找的是什么东西”的前提下,“还是要翻着找着”的畸形心态——就算自己没有启事里要找的东西,也要和他人一 样仔细并且好奇地“翻着找着”,好像不翻找就不是一般人似的:这便隐含了人人希望自己能找到这危险的存在,以找到危险为乐趣,甚至巴不得和危险有什么密切 关系一样。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与雷管本身无关紧要的“小插曲”,这些小插 曲的安插,除去使得小说文本的节奏紧缓有致之外,还能够从中领略市井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无论是老照片,还是初恋书信,抑或是邮票,与雷管相比,其实都微不 足道,却又在不经意的沉浮起落中变得举足轻重,由此改变人生。这些世相,同雷管不产生交集,但又因为某种因缘存在,却又发生着不是交集的交集。小说透过这 些变数,使得文本本身有了一层世俗化的趣味,恰恰是这种世俗化的趣味本身,使得小说中的好看因素与陈元人物形象的世俗化结合在一起,将世俗的好看性展现得 淋漓尽致。

无论如何解读这段文字,其实最应该提到的一点就是,这段文字表现的内容离雷管越远,其实也就是这些世俗中人离安全越近,而危险就在其中的寓意里悄然消解,雷 管所隐藏的危险就在这悄然消解中让陈元处于一个啼笑皆非的尴尬境地。当世俗中的危险悄然消解殆尽,世俗中的陈元仍然置于危险的境地中裹足不前,陈元的处境 被凸显出来,同时,陈元的悲情气氛也被渲染出来。

所以,这段文字,因光怪陆离而显得离奇多彩,因暗藏危险而波澜不惊,因铺排犀利而气势逼人,因酷似游戏而凸显悲情,五味陈杂而百感丛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