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2023-03-23 09:15:29)
标签:

上海崇明

建设镇浜东村

村史馆

乡土文化建设

杂谈

分类: 崇明记事

  2023年3月10日弟弟文相来电,说浜东村的领导到上海来听听你讲浜镇的老故事。

  我说,相关浜镇的故事,我都写在博文内了,没有什么好讲的了,我也不善言谈,来了,也无新鲜的内容。如果需要,我给他们文字资料,来一次,不方便。多次联系后,村领导还是想来听听。诚意可贵,盛情难却,便相约相聚。

  讲起浜东村村委会的领导,好几年前,弟弟对我说:“村领导说我写浜镇,是帮助我们宣传浜镇,谢谢了!”
  我有点老眼光,惊奇地对弟弟说:“他们怎么能看到我的博客?”
  弟弟说:“现在年轻村干部,都有文化,都会手机上网,打开手机知天下!”
  我说:“哦,我的看法落后了!”
  我回浜镇,来去匆匆,一般都当天来回,所以没有去过浜东村的村委会,村干部也不认识。这次,是我第一次见到家乡的“父母官”。文后所说的陈书记和曹委员(村总支,村委主任),都是经弟弟介绍后,才认识。
  22日上午浜东村陈书记和曹委员(村委主任)来沪探望我时,曹委员一下车,她因经常看我的博文,便认出了我,笑眯眯地对我说:”陆老师,网上经常相遇,但生活中,是第一次见到你!“
  从交谈中,得知,她们想建立村史馆,以图片、图画、文字等形式展示浜镇的历史风貌,搞好乡土文化的传承。来沪亲自向我打个招呼,想利用我文章的资料,编写讲稿。并希望我再转送一些相关资料给她们,现在属于收集资料阶段。
  我说,我文章都是公开的,你们选择合适的尽管用。别人用我文章,也是宣传浜镇,我都不计较。何况家乡使用啊,我高兴都来不及啊!
  陈书记告诉我,向建设镇领导汇报这个打算时,领导表示赞同。
  陈书记高兴地说:”领导的支持,我们干起来的劲头更大!如果,领导不点头,我们干起来,也会‘心底打鼓’啊!“
  我说:”是,现在的镇领导的领导思维,也很宽广!“
  陈书记说:”像浜镇的店家分布不知是否有?不知道是否有照片?再现浜镇的历史风貌,村史馆应该有这些内容。“
  我说:”前些时间,施勋先生想绘画浜镇历史地图,我与施玉龙、黄惠贤、吴祖涛,四个人回想了一些资料,供施勋先生参考。施勋又找了龚鑫康和龚应琦等先生,制作成草图。因时间久远和记忆的偏差,目前没有定稿。以后成稿后,是一个很好的资料。“
  陈书记听到施勋的名字,她拿出了一张施勋的烙铁画室的名片给我看,我说可能是同一人。
  当我介绍”心语作者群“时,曹委员,打开手机给我看陆安心介绍浜镇的视频(见下图)。她们还要收集”心语作者群“内相关浜镇的文章。讲起群主陆安心,她们问起了陆安心,我作了简单的介绍,说这个人,了不起,以后慢慢细谈。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我讲,目前浜东村境内有两处不可移动文物,一处龚秋雅旧居,一处“龚锡福住宅”,我们称作“龚锲夫住宅”或叫“龔吉夫住宅”,俗称为“高凉棚”。
  陈书记对此很感兴趣,她说:”以前有位游客,找不到龚秋雅旧居,就到浜东村村委会来问,但有的同志答不上。由此可见,补乡土文化知识课的急切性和重要性了!“
  我说:”高凉棚那边没见到挂不可移动文物的牌。“
  弟弟说:”与龚秋雅旧居一起挂牌的,后来不知谁,也不知何因把高凉棚那块牌拆了!“还说:“前几年龚锲夫90岁的孙女来浜镇探望高凉棚,她说,她在这里生活到9岁,因当年遇到强盗抢,为安全,便搬到了城桥镇。”
  一席交谈,感受年轻村干部的工作思维,早已不是仅仅停留在上级布置的工作上,而是根据自身的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浜东村计划建造村史馆,就是一列。
  在经济发达地区,村史馆当作乡村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以此收藏和展示本村的先祖们在发展乡土经济和文化上的贡献。她便成为担当文化代际传承的驿站。村史馆展示宣传本村的古建筑、古树等史料,以实物展示地区的发展轨迹和了解村史。村史馆展示新风良俗,造就和谐村风。农家乐发达的地区,重视兴建村史馆,以此增加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发展了地方经济。那些地区的村史馆,较普遍。
  建造村史馆,是一个非常复杂、细微和繁重的工作,政策性又很强,投资也很大,必须要有思想准备。村使馆建成后,切不可期望来参观的人很多,除非客源多的旅游景点外,平时参观人数非常有限。本村本乡的村民,因熟悉本村的事,所以来一两次,就算很多的了!喜爱”打麻将“,不爱参观村使馆,是很普遍的现象!为弥补这个”冷落“,房子多的村使馆,其中还办老年大学、村民兴趣班等等。这个又需要很大的投资和很大的管理成本。获得上级的支持和经济的支撑,也是十分关键!
  目前建造浜东村的村史馆,虽然只是个打算,后面的工作难度还很多,但这个思路值得点赞!
  下图:我与崇明来的三位贵宾合影。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下图:我与陈书记交谈。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下图:夫人,听了浜东村年轻女干部的言谈,当面点赞她们说,您们的言谈举止,让我耳目一新,刮目相看。所以,当曹书记帮我们拍摄合影时,夫人给她们竖起了大拇指,点赞!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下图:我与弟弟文相合影。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下图:浜东村的两位勇于开拓创新的年轻干部(左为曹静,村党总支委员、党建联络员书记;右为陈夏利,村党总书记)。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下图:浜东村村委会。摄影:陆鸣(2021年8月)

崇明区建设镇浜东村乡土文化建设新思路
 资料介绍:

  浜东村位于建设镇东北部,北邻崇明长江机场,东邻推虾港大桥,西靠南同公路,南侧大同村界河,全村区域面积 4242亩其中可耕地面积227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1.17亩.黄金瓜、芦笋、葡萄、食用菌种植为本村的特色种植品 种。由自然村浜东村和浜南村组成。总人口两千多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