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明浜镇“黄锦成”宅名的由来

(2023-02-15 08:03:00)
标签:

浜镇黄锦成

黄振超

杂谈

分类: 崇明记事
  202326日中午在微信上收到夫人转来的黄振超先生给我的信。解析浜镇黄锦成大宅院宅名的由来。

读后,第一个感觉:民间还深藏着多多的相关浜镇的史料。正如黄振超先生所言:如果我现在还继续尊重先人的选择,再沉默寡言袖手旁观,那末它将成为永远的’”。读后第二个感觉:黄振超先生是黄氏族谱的收集者和编写者,掌握的信息较丰富和真实,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史料。读后第三个感觉:心语作者群热心挖掘撰写相关乡土文化史料。是乱世藏金盛史修谱的一个反映,非常及时,再晚了,知情者越来越少了。

   讲起“黄锦成”大宅院,我家就在它的隔壁。2011年我撰写回忆录时,使用读音“黄锦成”三字,加上引号。我曾问过大宅院内的黄雪娟老师,她也不清楚。并给我一个在南通的黄国桢的电话,说他可能知道,你打电话问问他。我想电话不易问清,故未问。直至,2016年政府修缮黄锦成大宅院时“黄锦成”三字出现在修缮的头道宅门的门亭上,才得知正确书写。

人们称黄锦成其名,却不知其由来。按照一般的推断,大概该宅内有个名叫黄锦成的大人物,但族谱上无此人。黄振超先生的来信,故有:黄锦成由来之之说。

黄锦成大宅院,原先因宅内有个名为寶善堂的大厅,故人们称该宅为黄氏寶善堂,简称寶善堂。我见过寶善堂,但不知其名,后来倒塌了,寶善堂彻底与世告别,只知“黄锦成”宅名。

  现在根据我的认知,对黄振超先生的信的内容,作如下梳理:

.秀才黄锦,经商时商号取名锦成布庄锦成木行,后来黄锦成演变成宅名了;

2.黄锦其人;

3.“西黄锦成黄锦成系同姓不同祖,两者无宗亲关系;

4.黄锦成北宅,有正房5间和东西房各三间,计11间。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较详尽的黄锦成北宅的介绍;

5.浜镇商家历史信息;

6.政府修缮了黄锦成的门楼,撰写和拍摄黄锦成的人多了,引发了黄振超先生的一点心愿:唯一在家宅内有他朝东后厢房灶屋壹间, 后代也没能保护好它,现在已变成摇摇欲坠破烂不堪的危房!如能把它列入老屋保护范畴给予修缮,那末,就更能完美清晰地传承黄锦成的来龙去脉,闻其声——民间流传谈论黄锦成、见其影——黄锦家宅门横匾上彰显黄锦成、有其物——黄锦成奠基人黄锦家宅老屋壹间,构成了一个有声、有影、有屋遗址的完整信息链,既解开了黄锦成由来的迷,又刷新了黄锦成

下图:从左至右黄振超先生在我的文章内看到的政府修缮了黄锦成的门楼、人们拍摄的黄锦成的视频和黄锦成宅内人走镂空,荒芜了的景色。从此产生了上述的一个心愿!

崇明浜镇新貌(二) 崇明浜镇“黄锦成”宅名的由来 崇明浜镇“黄锦成”宅名的由来



下面为黄振超先生给陆文彬(彬,写成“斌”)“心语作者群”以及短视频采访者雷女士信的原文。为确保史料的原始性,未作任何修改。供史学研究者,进一步研究。        

尊敬的文斌老师暨“心语作者群”的各位老师、短视频采访者雷女士: 大家好! 请原谅我冒昧给您们写信。拜读了我麗芬妹妹转来您们的作品, 承蒙您们对“黄锦成”的关注,现就黄氏寶善堂宅的相关事宜与各位老师作一些交流探讨,以谋求达成共识,谢谢您们! (下文摘自黄氏翰珍公宝善堂族譜“世系”、“族人简述”、“宅貌变迁”、 “族谱編后”等--其中内容来自族人的自述、族人追忆前辈先人生前 的陳述和有关文字记载) 

  1,解“黄锦成”由來之“迷” 黄翰珍公第四代玄孫名黄蓀雲是黄寶厳长子(字 锦),他自幼聪明伶俐,性格温和而固执,与人无争。受父親熏陶,心算思维十分敏捷,与人算账不用算盘双眼斜天,就能对答如流,算得分毫不差,被誉为奇特之人,给予“朝天算盘”雅号。 黃锦在成家之前是一名秀才,在崇明县官府任职,成家后回浜鎮 弃官经商,在祖屋内开创“布庄”(民主街邵萬生醬園坊旧址,东边 是陆公和酒菜馆,西边是季林友旧货衣服店)和“木行”(民主街双 开间钮宪铭酒菜馆旧址,东边是竖头街,西边该是文斌老师家的卧室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商号均以本人字“锦”命名,后边加一个“成” 字,愿望为成功之意,全称叫“錦成布庄”和“錦成木行”。商号经营作风公道正派,经营业务深得浜镇民众和周边村民喜欢,还博得桥镇、 庙镇、堡镇、海门、启东等多地商户们的親赖。南来北往的远方客商 都会聚集到黄宅寶善堂厅堂或书房,与锦成商号洽谈交换布匹、棉花和采购木料等业务,生意十分红火,“锦成”商号名扬四方,方园数拾里都晓得在浜镇港湾河(陆文彬注:现名蟠龙河)东侧黄宅就是锦成布庄和锦成木行老板的家宅。此后,坐北朝南黄氏“寶善堂”宅名就逐渐被潜移默化,廰坍塌以后认知“寶善堂”的人就更少之又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到渠成, “寶善堂”就被“黄锦成”取而代之,都称寶善堂宅为黄锦成宅。 黄氏翰珍公族谱上雖然无锦成之名,但是有字(锦)锦成商号之人,锦成是黄锦的商号名,黄宅是锦成商号老板黄锦的家宅,黄锦的家宅被誉黄锦成宅也是顺理成章,无可非议。看似平谈无奇,象是黄锦家宅的宅名,实则更是黄锦事业成功的标志。不管它是黄锦的商号名也好还是黄锦家宅的宅名也罢,就是黄锦一脉相承的“栾生兄弟”。 真不亏秀才用心良苦,缜密挑选“成”字作搭配,合起来组成如此完美的词意--黄锦--成功之意--黄锦成三字。这就是“黄锦成”的由来。 “黄锦成”决非空穴来风,实属事出有因。 黄锦做人做事十分谨慎低调,固执一根筋,与世无争,从不张扬 炫耀自己,从未在黄氏寶善堂门亭门枋上製作黄锦成横匾來彰显自己, 还婉言谢绝了故交名人谭延闿先生题写“黄锦成”横匾的心愿,众人只闻其声不见其影。后代人在家宅内第一次见到黄锦成三字始于黄锦离世六周年(時年尚未落葬入土,直至1950 年 4 月与遗孀宋勤佳同 一天落葬双穴入土)之际,黄锦遗孀宋勤佳怀旧亡夫往事成就,于 1944 年10 月,让时年 10 岁次孫黄振球秉承祖母宋勤佳授予,在祖母卧室窗龛下外墙(即是童年时宅上歌咏比赛地)面留下“黄锦成, 黄家门,我家共有六口人”的油漆字迹,直至 1949 年解放初期仍能隐约可见黄锦成三字。2017 年 10 月 02 日来孙黄振超携夫人陈雪芸 重回故里,走到浜镇一列街景新貌凉棚民主街 103 号门亭前,回到了 黄氏寶善堂头道宅门的原址,昔日三门合一俗称墙门的头道宅门已不 复存在。第二次见到“黄锦成”三个字是在重新修缮的头道宅门门亭 上,十分醒目。走出穿堂屋,未見二墙门留下任何痕迹(已全被拆除), 迎面即是外三墙门,当年气派豪华的外三墙门已被付诸东流,可移动拆卸的闸坝式门槛和一对带有连体底座的直径约为 40 厘米的园形青蓝色磨光避邪石器已被毁迹一空。也是政府出资在外三墙门原址修缮了门亭,门亭下装上全新的内开八字式双门,原二墙门上的对联已显视在外三墙门上: “江夏家声远 颖川世泽长 ”。门亭上沿也写有“黄锦成”三字,在其下沿写着: “浜镇民主街 103 号”字,门亭外墙二侧对联:“物华天宝 人傑地靈”。门亭背面上沿写有“厚德载物”四字。 黄锦思维活跃,挚着想办公益事业服务百姓,信念坚定,择时歇 业二家商号,携巨款背井离乡赴上海投资医院,与瞿直甫先生合作创办私立瞿直甫医院(院址:海咯路<今华山路>与善钟赂<今常熟路>交 界处),他在医院任财务总管一职,一直服务到花甲之年。1938 年农 历八月初,黄锦积劳成疾,向病榻前瞿直甫先生和孝子黄锡祥交待: “投资医院款额分文不取,全部作为医院基金,继续服务民众。”不 辛于 1938 年农历八月二十六日黄锦两袖清风与世长辞,享年 65 岁。 新中国成立后,瞿直甫医院周边各类小诊所併入改称什么路?联 合诊所。 

  2,黄氏翰珍公宝善堂宅有多少房屋和门槛浜镇民主街 103 号宝善堂本宅房屋计 46 间,正屋后院北至城隍庙南厢房后墙外墙面,东至竖头街(玲龙街)含朝东一列店面屋在内计 62 间,共计 108 间。 另在正北约一公里处有北宅大院,正屋 5 间和东西厢房各 3 间计 11 间。北宅是翰珍公三房之子第三代孫黄蘭溪(字堉)的次子黄志文(字镕)、幼子黄警时(字钟)、四子黄左威(字铖)的憇息之地。 从头道宅门走正道至正屋后门须跨越九个门槛(其中外三墙门和内三墙门的门槛均为可移动拆缷闸垻式门槛<高 400~500mm>)。从头道宅门走辅道须跨越十一个门槛和三道脚门才能走出宝善堂家宅。 (注:在短视频采访中小黄说西宅有很多房子。非也,还沒有北宅大院多。其实再多房子也不是翰珍公名下的家业)。 

  3,所谓西黄锦成民主街上所谓西黄锦成的宅门东侧是季林友(季杰夫<是第六代来代孫黄振球的同学>的父親)买卖衣服的旧货店,西侧是黄寡妇的烟杂店。 在编写黄氏翰珍公族谱过程中,西宅黄 XX 先生曾多次(第一次 于 2017.4.24.他邀请我堂弟黄嘉贤陪同见面)找我表示,他认为也是黄氏翰珍公的后裔,他强调西黄锦成和东黄锦成应该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否则为何把东西两宅分称为东锦成和西锦成呢?这种逻辑推理在不明真相的情况时认为有点道理,还说有他先祖父生前留下的纸片遗文为证,但黄 XX 先生从未让我见过他先祖父生前遗文原件和复印件。对此, 我提示过黄 XX 先生,你如能找到你先租父辈或先父辈与黄氏翰珍公下属四子(大房、二房<无后>、三房、四房<无后>)或其 以下各代子孙之间有亲缘关系的佐证依据,即可默认。可惜,黄 XX 先 生始终没有留下其先父或先祖父的姓名和可以佐证的纸片遗文。对此, 为了慎重起见,作为编谱人要做到仁至义尽,不想让黄 XX 先生留下任何遗憾,更不愿看到在黄氏翰珍公族谱中被遗漏该入谱而未被入谱的后代子孙,我咨询多位长辈和兄长,他们均否认黄 X X 元先生的说法。 我又查阅了先曾(堂)祖父黃宝卿于民国 18 年夏立 9 月 24 日(公元 1929 年 10 月 26 日)谢世时的讣闻原件,在讣闻上记载着翰珍公下属所有已出生在世子孙(不论年龄多幼小)的名字,按房份、辈份、长幼排列,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族人,唯西宅黄姓者无一人记载入黄寶卿讣闻,证实西宅黄姓族人与天祖黄氏翰珍公之间不存在亲情血脉相承的世系关系,纯属是同姓不同族的近邻关系。 民间百姓为办事联系方便,将临近黄姓二宅分称为东宅和西宅, 这也人之常情合情合理,但是,绝不允许以黄家西宅为由,错误的把它说成是西黄锦成,其实。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西黄锦成这个称谓。这里,特予作以上说明,避免日后双方后代再次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误解和不悦。 于此,道谢党政各級部门对历史文物保护的重视,並颂发“不可 移文物保护实施办法”。承蒙“心语作者群”的陆文斌老师、陆洪兴 老师、施玉龙老师、龚一匡老师以及制作短视频的@雷女士等老师对 “黄锦成”的关怀。为拯救崇明浜镇历史文物和保护老宅老屋老树的 遗址,您们汇集了大量信息,在多篇随筆和文摘中涉及到迷惑不解“黄锦成”的由来?因为黄锦不愿张扬炫耀自己,让“黄锦成”的由来的孤寂了约有 120 多年,后代子辈、孫辈一直尊重先人的选择,从来不想去顾问辩解此事。如果我现在还继续尊重先人的选择,再沉默寡言袖手旁观,那末它将成为永远的“迷”,或许以后还会被小人移花接物去张冠李戴,如果真是这种后果,那就是我对先祖父的最大不忠, 所以我才冒昧向各位老师作直言不讳的陈述,现在该已真相大白。不知这些对您们查询“黄锦成”的由来是否有帮助? 谢谢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热心的有识之士们关怀,已让“黄锦成” 彰显在黄锦家宅宅门的横匾上见到了天日,既闻其声又显其影,让存者欣慰,亡者安息! 黄锦一生节俭不奢。不惜俸禄弃官经商。开创二家锦成商号,经 商作风正派公道,博得民众和客商们親赖。择时歇业锦成商号,携巨 款投资医院服务民众,慷慨解囊办公益事业豪不吝惜,迏成了他的初 心。临终遗嘱对投资款分文不取,留给医院継续服务民众。两袖清风 与世长辞。黄锦一生为民众服务鞠躬尽瘁,实现了他的初心愿望,他沒 有留下任何遗憾归西。 遗憾黄锦没有给我们后代留下可作纪念的遗物,唯一在家宅内有他朝东后厢房灶屋壹间,后代也沒能保护好它,现在已变成摇摇欲坠 破烂不堪的危房!如能把它列入老屋保护范畴给予修缮,那末,就更能完美清晰地传承黄锦成的来龙去脉,闻其声--民间流传谈论黄锦成、 见其影--黄锦家宅门横匾上彰显黄锦成、有其物--黄锦成奠基人黄锦 家宅老屋壹间,构成了一个有声、有影、有屋遗址的完整信息链,既解开了“黄锦成”由来的迷,又刷新了“黄锦成”。 若能将这间老屋作为遗址修缮保护,这也是我们做晚辈要求的一点微薄心愿,这还得恳请各位老来鼎力相助一起来成全此事,依讬您 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呼吁和支持、疏通有关部门的领导。如能 得逞,功德无量,到时我们将一起来同欢同乐! 您们为了寻求真谛,明探暗访和现场短视频采访,不辞辛劳的无 私奉献精神,令我钦佩不已,衷心感激您们对“黄锦成”的厚爰,再 次向各位老师深表诚挚感谢! 我直言不讳的以上陈述,妥否敬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您们! 顺祝各位老师安康!元宵节快乐! 黄氏翰珍公第四代玄孫黄锦之幼孫黄振超(第六代來孫)敬筆 於 2023 年 02 月 05 日 (癸卯年正月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