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树玉女士《老蟠龙镇张家酱园的小故事》随笔(续二)
标签:
蟠龙镇酱园店浜镇酱园店大同中学张质明崇明心语作者群 |
分类: 崇明记事 |

但一些文章中 称谓有所不同, 例《崇明大同中学的“七块”记忆,一起回想旧时光~》(腾讯内容开放平台 (qq.com)),把蟠龙镇那爿酱园店称作“同康酱园店”和《我带三姑儿女逛浜镇》(黄惠贤|我带三姑儿女逛浜镇|南货店|染坊_网易订阅 (163.com)),把浜镇那爿酱园店,也称作“同康酱园店”。
四、回忆我亲身经历的大同中学张质明校长三件事。
沈树玉女士的文章中说:“源济酱园,生意兴隆,赢利丰厚。于是在1943年秋,他出资与时任崇明大同小学校长顾学勤先生、蟠龙镇名士施调元先生等创建了“私立崇明县进修初级中学”。开始学校地址选在老蟠龙镇施调元宅上,后搬到(乾济酱园)里,即:原大同公社礼堂位置。最后搬到河西现在的大同中学位置。办学资金来源,学生学费用于教师工资开销,办学经费全有张余生的源济酱园提供。私立进修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施调元,后来顾学久、顾文锦(顾学久儿子),张质明(张余生女儿)。”
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被别人关注、关心和帮助,俗话“贵人相助”。中国有个传统:心间要永远记住对自己关心、关注和帮助过的人。当看到张质明的名字,就会回忆张校长关注我的亲身经历。
1、张校长关注我的学习情况。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在崇明中学读初中,因父亲意外受伤,我便辍学一年,在家帮助劳动,后转入大同中学继续读书,开始有点吃力。一天姐姐告诉我说:“张质明校长对我说:你的弟弟陆文彬的学习成绩跟上来了!”可见张校长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位负责的校长!并感激!
2、张校长设宴欢送我们进军校学习。我有段回忆:
“随后张质明校长设宴欢送我们三人(一名到公安学校)参军,我们都未见过学校设宴欢送学生的事,尊严的校长、渊博的顾文锦教导主任、亲和的奚定时班主任等陪同我们就餐,感到非常的光荣!
席间张校长说,您们参军,也是学校的光荣,新中国的海军会大发展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军事技术,在新中国的国防战线上作出成绩!其他老师们也说了好多鼓励我们的话语,说,走出崇明岛,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男儿汉要敢于外出闯荡、拼搏,创出一片新天地!
老师三句不离本行,说:您们的文化不高,不忘学习提高,处处都有学堂,时时都有老师,只要肯学,总能提高!!
随后,我们谢别老师,这个时候我们好像真正毕业了!老师把我们送上了社会,感谢老师们辛勤的教导,我们应该懂事了,应该好好地为社会为国家效劳了!
我们在老师们殷切的期望的眼神中离开,老师们向我们挥手,我们也不忘深深地向老师们一鞠躬谢别,然后大步走向县城,向海军预校招生军官报到:我们按时来报到了!“
3、回想最后一次见到张校长,欠向她一个敬师礼。
有年探亲,当时公交车不多,选乘二条竖河下车后,步行回浜镇,经过大同中学时,看到蟠龙河对岸,张校长在家门口晒太阳织毛衣,她一抬头,看到了我,我也认出了她,但她很快低下头,继续全神贯注地织毛衣,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
那是文革时期,她因出生,也被评上被”管制“的成份了,怕给别人造成麻烦,也怕师生相见的“尴尬”,她就”自我封闭“了!
想到此事,总感到有点内疚,那时,我如果向她那个方向一鞠躬,致个师生礼,不管她看到,或没有看到,我心里就不会有内疚了!因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张校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