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08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考

(2007-12-18 10:25:24)
标签:

教育杂谈

分类: 试题集锦
 

我对08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考

 

    大概是一种习惯,以往每年到此时,我就要对来年的中考命题进行思考。总想寻求新的命题亮点,使考试更有信度,更能推动教学。虽然现在没有命题的任务,但习惯难改,觉得这样的思考是一种乐趣,正如在一旁看牌,自己不打,却仍在不停地思考:上一牌应该做做清一色,这一牌可以和七对。

那么,宜昌市08年的中考试卷应如何布局呢?

我以为,三大板块(书写、阅读、写作)的格局似乎可做微调。三大板块的划分始于2001年,当初的想法,一是引起大家重视写字,二是提倡整体阅读,所以一般以相对完整的选文为命题载体。七年过去,目的已经基本达到,应该有新的考虑。如果要反思,我想,阅读板块并列四篇文章,似乎过于严肃,不仅文难选,而且题难出。所以后来曾出现了几个小片段组成一组(如梅花组题),这样反显得灵活。 于是有老师向我建议,能否部分恢复2001年前的那种“散题”形式?我想,这一建议是有道理的。它的考查面可以更广,选段的质量也容易保证,命题更加灵活,而且这样的“散题”容易输入题库。当然这种“散”不能随意,不能凑题数。

于是我想到了新“三块”。(如果书写仍单列,则是“四块”)

一、语言运用

二、阅读

三、写作

如果要回避概念,亦可以按“一”、“二”、“三”自然数列项。

“语言运用”从“阅读”中分割出来,命题更加自由,因为它不受阅读材料的制约,可

以更多地照顾到题目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不过,“语言运用”不应是所谓语文知识概念的ABCD的倒胃口的“拼盘”。阅读题不过多地照顾语言运用,其考查点也可以更集中在对内容的理解上。阅读的选文,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相对独立的片断,可以照顾到不同的表达方式。至于全卷的主题,就不必考虑了。最初设置主题,旨在追求试卷的文化品位。第一次确定“文化”主题,其命题空间相对广阔,现在,要找出适合命题的大空间的主题,确实不易,而且也似乎没有必要,此一时,彼一时,这也并非规律。

我甚至想到08年以后。

开卷已实施了几年,如果早做安排,再进行闭卷,也是可以接受的。外界对我市开卷考试十分关注,一是开卷的形式,二是因开卷带来的题目的灵活与题型的创新。考试的开与闭,不过是一种形式,关键是命题的指导思想和题目呈现的方式,有利于指导教学和选拔。如果闭卷,作文的命题就更为轻松,纯命题作文又可以回到试卷中来了。背诵题的命制也不会让命题者大伤脑筋了。

换位思考,没有了使命感,平添了几分闲趣,也是一件乐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致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