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语文教育随笔 |
“开心辞典”开心吗
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的主持风格我很欣赏,她形象端庄大方,语言清丽明快,表情轻松自然。我喜欢看她主持节目,却不喜欢她主持的那个“开心辞典”,据说那还是央视的名牌节目。
乍一看,台上台下,电视机内外,大家都在紧张地笑着,似乎“开心”了,刺激了,但细一想,这是一个与知识、教育有关的节目,便觉得它并不“开心”。不就是鼓励人们死记硬背和瞎蒙吗?这样的节目太多了,打开电视机,少儿的、青年的、老人的,市级的、省级的、国家级的……一律是主持人手持答案卡片,判断你的答案正误,你要么记得背得,那算本事;你要么不记得而蒙出个ABC,那算你有运气(在ABC中蒙,机会有三分之一);你又不记得又蒙不出,那就算是晦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立马走人。记该记的和不该记的,记有价值的和没有价值的,人们在学校死记硬背还不够,电视还要出来赶热闹帮忙。也不知从哪儿弄来那么多要记的题目,硬要把人脑变成电脑,莫非中国人的才智竞争就在这记功和背功上吗?
不就是一个开心娱乐的节目嘛,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也值得说长论短?我们需要开心,更需要开智,在开智中开心,在开心中开智。不比不知道,同是开心娱乐节目,外国人就跳出了死记硬背的框框。有个“超级变变变”,参与者有的是家人亲属,有的是老师学生,有的是朋友同事,从三岁孩童到几十岁老人,一律认真投入,没有预先设置的对与错的死记硬背的题目,只有参与者努力追求的好与更好的创造。简单自制的道具加人体,一会儿涌动大海波涛,一会儿勾勒出巍峨群山;一会儿是雄鸡高鸣,一会儿是万物复苏;几分钟可以变幻出春夏秋冬,一眨眼便从电闪雷鸣到雨过天晴……想象奇特,创意精深。这种人脑智力开发达到最大自由的节目,远不是我们那些“x年x月x日在x地发生了x事(也不是什么非记不可的大事)”,“xx物品的重量在xx克至xx克之间”,“xx商品的价格约xx马克”一类的以戏弄人而引人“开心”的纯记背节目可以相比的。不是我们的电视做不了人家那样的节目,也不是我们的国民没有创造的本事,它反映了我们的教育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一办节目就想到了题目,就想到了记和背,就想到了牛角尖里的那个ABC。我们不排斥多记多背,美文美诗和重大事件的记背多多益善,然而,我们却关注很少。我希望我们的主持人能这样发问:当你登上高山之巅,看到脚下的群山何等渺小时,你会想起杜甫的哪句诗(一览众山小)?而不是去问泰山十八盘有多少级石梯(A、x级,B、x级,C、x级)。我们为有价值的倒背如流喝彩,更为有创造性的奇思妙想喝彩。最近中央电视台正在举办青年歌手大奖赛,
在学校要背习题集练习册中多如牛毛的答案,离开学校,参与电视节目,要背“辞典”中五花八门的答案,这能叫人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