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想当年 |
“省里干部就是沉得住气”
1965年,大学毕业前夕,我们一群大学生响应号召,到农村搞“四清”运动。我被分到黄冈一个偏僻山村,一人负责三个队的工作。
我幻想着,在一个“小桥、流水、人家”的世外桃源,与山民们在皎洁的月光下席地而坐,面对茅舍炊烟,河岸小舟,在秋虫的伴鸣中,我宣讲着党的政策,他们悠闲地听着,那该是何等令人陶醉的浪漫。
第一天傍晚,我正整理着那些我一点都不懂的红头文件,忽然有人叫我:“余干部,有人在干架!”我赶紧跑到鱼塘边,只见两名村妇对骂,还有几个“帮骂”,几十名大小村民端着饭碗围观。一打听,对骂的都是贫农,我的依靠对象。两人骂的是黄冈土话,半懂不懂,气势极凶,根本就没有我插话的机会。我的到来,令村民们振奋,他们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我,好像我是省城来的神,一定会化干戈为玉帛。我不能辜负大家的重望,瞄准机会,抢占到两人中间,大约离二人各有三步远近。因为都是贫农,我必须与二人保持同等距离,显示公正,以免地主富农分子挑拨离间。位置占好了,但我还是插不了话,对骂声反而震得山响,我只得无可奈何地打着连我自己也不知是何意思的手势。好一阵,待二人都骂得筋疲力尽后,才被各自的家人带回去吃饭。几个村民看着我的严肃的目光,指指点点地评论着我刚才的那些手势,说:“省里干部就是沉得住气。”
我不知道是褒还是貶,但从此我就很注意自己的手势和表情,总是强摆出一种极严肃的“沉得住气”的架势,还学会了抽烟,因为我是“省里干部”。
我于是再也不去想那月光、炊烟、小舟、秋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