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节选)【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

(2010-02-14 22:44:25)
标签:

研究生

人力资本

研究

文化

分类: 【学术文章】

(节选)【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

科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华夏英才基金资助。

 

8.3-2  行政化管理,违背学术组织运行规律

在中国,公立大学的管理不是“准行政化”,而是“完全行政化”。大学中二级学术组织的管理,行政化的强度更大。在大多数学校的不少学院(系),行政权利已经膨胀到令人窒息的地步。教师,即使是教授、博导,也几乎没有发言权,没有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和建议的机制。即使有机会参加某种学术性评价会议——一般是就某些无关大局、无关紧要的事进行表决,也多半具有象征意义。学院各部门或机构负责人组织的活动或召开的会议,即使是学术性的会议,这个行政负责人也是主角。即使是教授,如果没有行政职务,也只能是配角,只能是一名与会者。没有行政职务的教师,只是“普通教师”,不仅在学院发展、人才引进、资源配置等方面没有发言权,而且在讲授课程、研究生招收、专业方向等方面的选择权利和决策权利都很有限。一个学院开设什么专业、设立什么学科、重点加强哪个专业和学科建设,如此重大的问题,没有组织讨论,没有进行真正的、真实的论证过程,院长或者副院长就可以拍板定案。事实上,教师的行政权利越大,获得研究资源的机会越多,专业方向、讲授课程、上课时间的选择自由度越大,招收研究生时报考的人数往往越多——特别是负责出题、阅卷的担任行政职务的教授考生人数最多。这就是大学教授热衷于竞聘处长、副处长行政职位的部分原因。

对学术组织实行行政化管理,严重违背学术组织运行与发展规律。学术组织的活动主要围绕学术展开。学术的研究、交流、传授、评价等一系列工作,都应该充分依赖组织内外的专家。学术研究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需要专门人员长时间的观察、思考、演绎才能够获得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没有认识就没有判断能力,没有认识就没有发言权。行政权利取代学术权利,一切学术性活动的绩效必然大受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