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一节-《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

(2008-11-30 16:04:08)
标签:

研究生

人力资本

专著

分类: 【学术文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华夏英才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基本问题

第一节  研究动因

 

选题研究生人力资本研究的动因——动机和原因,在实践和理论上,可以归纳为五点:

第一,增进对国家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建设重点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实际上是人力资本化。“知识”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白热化的国际竞争,表面上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军事力量的竞争,科技创新的竞争,但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即人力资本的竞争。而人力资本的竞争,直接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竞争。正是创新性、高层次、大容量的研究生人力资本,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在国家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创造力。只有创造,才能够实现科学、技术和制度的进步,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创造力的人力资本,通常以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组织中的知识工作者为载体。合格的知识工作者,一般要通过研究生教育,获得高层次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即具备研究生层次的人力资本。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研究生人力资本,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在战略上,一个国家应该高度重视研究生人力资本,尤其是博士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生产能力建设。通过研究,必将有助于增进多方面主体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第二,推动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创新步伐。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包括研究生人力资本在内的高级人力资本的配置和使用早已经实现市场化——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进行。但是,高级人力资本的生产,始终按照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在运行。计划的生产与市场的配置和使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片段的、非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已经不能够满足发展的要求。根本性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应该提到国家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通过对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生产制度全面、深入和国际性的探讨,有利于为把外在的制度创新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制度变迁的动力。

第三,促进研究生人力资本市场理性发展。

    近几年来,研究生人力资本市场的非理性状态,有进一步向不良方向发展的趋势。在需求方面,不问实际价值,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的现象仍然很普遍。这种情况,在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和一些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严重。不时可以从国家级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中获得这种广告信息:某省或市党政机关,在全国公开招聘多少多少名博士、博士后担任县乡干部;某大学海内外公开招聘教授、院长;某国有企业全球招聘高级管理人员,等等。诸如此类的招聘,多半是一种基于虚假需求的不计成本的表演性行为。在供给方面,受到非理性需求刺激的高度垄断性研究生人力资本生产组织,基本上忽略了理性判断的必要性,按照既定的计划逻辑和行为惯性,漫不经心地大规模生产研究生人力资本。数量、质量和结构,往往严重脱离市场需求,导致结构性失业,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深入研究和准确掌握研究生人力资本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认识规律,完善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组织和使用机构的行为,向合理化、经济性、有效性方向发展。

第四,提升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者的战略管理水平。

    基于文化传统和竞争需要,大批高校毕业生走上了艰难的“考研”之路。研究发现,许多人的选择违背理性原则,战略性严重不足。从学业与职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观察,研究生人力资本投资者的非理性和非战略性表现,情况各异,性质相同。有人受迫于家长个人价值追求和理想实现,被动加入“考研”大军,少问专业前景和职业发展,以能够获得研究生文凭为目标,结果是方向不明,动力不足,前景不佳。有人在大学毕业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获得期望的薪酬福利,转而选择投资研究生人力资本。入学后发现,现行的研究生人力资本的生产制度,难以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够到达投资者个人期待的标准,失望之情油然而生,陷入更大的困扰之中。还有的人,在选择学校和专业过程中,缺乏战略性研究,没有很好把握机会、规避威胁,没有充分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结果屡试不第,付出巨大代价。投资者在研究方向和导师的选择上,也常犯战略性错误。不少人没有意识到招生简章中所谓“研究方向”的参考性和实际研究中的可变化性,使自己的选择受到不必要的限制。有人过度重视导师的“研究项目”、“学术成果”和“行政权利”,忽视对导师道德修养、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的了解,入学后与导师发生隐性或公开冲突的情况时有出现,师生关系破裂,甚至学生走向极端的悲剧,不乏其例,这不仅导致成本上升,而且造成效率以至生命的损失。本研究将结合案例,提出投资研究生人力资本合理的和有效的战略指导意见和建议,为提升投资者的投资战略管理水平作出贡献。

第五,丰富人力资本研究领域学术成果

国内学术界人力资本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有的成果以营利组织为研究对象,有的成果以非营利机构为认识客体。研究者以经济领域学者居多,因为人力资本概念和理论本身就发源于经济问题研究。教育领域也有不少专家涉及到人力资本问题,近年来有不少成果面世。比较而言,经济研究领域的人力资本成果概念更清晰、认识更深入。教育领域的成果多半出自年轻学者之笔,知识结构和分析工具缺少经济学元素,在认知和阐释中难免学力不济、步伐沉重。遗憾的是经济学者少有人对教育活动感兴趣,研究视角很少触及教育现实,很少有人深入内部,辨识真相,深刻分析,提出真知灼见。专门针对研究生人力资本召开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本书作者以经济学博士的资历,闯入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七年有余。成果不算丰富,但认识稍有深度。这项精心工作的成果,大概可以为人力资本理论与应用大厦建设添砖加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