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等教育工程化建设中的管理模式】(1)

(2008-10-29 18:04:48)
标签:

高等教育

工程化建设

问题

对策

教育

分类: 【学术文章】

高等教育工程化建设中的管理模式:问题与对策(1)

王建民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5

(《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发现,一些学校“校园里的人已经静不下心来读书想问题了。”他说自己做了10年大学校长,“最后悟到大学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真理,就是学校一定要让师生们能静下心来读书想问题。” [1]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在国家媒体多次大声疾呼,在变革时代,“我们的大学呼唤宁静的校园”。[2]

大学校园不“宁静”吗?个别现象还是普遍情况?内因还是外因?根本原因何在?作为生存于大学校园30年,关注与研究高等教育经济与管理问题10年的一名校园活动主体,对“校园宁静”问题应该有所感悟和认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研究,对这一问题有了基本判断:第一,完全同意二位大学校长的观点;第二,中国大学校园普遍缺乏“宁静”氛围;第三,导致中国大学校园不“宁静”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但其中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可以认为是政府主导下的高等教育工程化建设中所实行的经济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不适应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要求所致。

这一判断的提出,以丰富的事实和严格的理性为基础。拟从人力资本生产制度 [3]P1和人力资本产权视角,[4]P39-P41[5]运用制度经济学概念框架和博弈论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如有专家发现偏颇之处,敬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国家“工程”和“计划”,有目标、有重点、有力度、大规模地投资建设国家高等教育事业。专门针对高等学校,或者以高等学校为重点建设目标的国家级“工程”和“计划”,主要包括:

1)“211工程”。1995年开始实施,目前进行第三期,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入选。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三大部分。[6]

2)“985 工程”。1998年开始实施,目前进行第二期,有40所左右高等学校入选。

3长江学者奖励计划。1998年,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发起。

4)“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计划。设立于1994年,主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

5)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于1995年组织实施,旨在“培养造就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专项计划”。[7]

6)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

7)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9)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10)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在全国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类似于中央政府部门的围绕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开发等内容开展的建设“工程”或“计划”。

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部门主持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或“计划”,都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行政主导。建设的动力主要源于通过政府部门表达的国家需求。所有“工程”和“计划”都在政府部门的规划、部署、监督和指导下实施。在高等学校内部,所有“工程”和“计划”项目的申报,不管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已经变成“学校”的项目。申报工作通常要在学校行政机构的动员、安排、选择、支持、协助下进行。在项目实施和成果鉴定过程中,一般都有行政人员组织的专家参与学术评价。评价意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第二,项目制运作。所以的“工程”和“计划”都是按照“项目”方式进行。“工程”或“计划”的目标,通过设立多个“项目”的实施来实现。基本程序是:通知(招标)—申报(投标)—评审—立项—实施—检查(年度或中期)—验收。运作方式等同于政府投资经济和社会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

第三,专项经费,数额巨大。每一项“工程”或“计划”,都有严格的“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比如《“211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985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管理办法强调:“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结余留用。” [8] “集中使用,突出重点;总体规划,分年实施;项目管理,绩效考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专款专用。”  [9] 项目制要责任到人;项目专项经费,只有项目负责人才有权支配。

......

第四,决定性影响。......一名教师、一门课程、一个学科或一所学校,一旦获得某项建设项目或被列入某项重点建设计划,将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获得大额度的经济和非经济资源。

在上述特点中,值得关注的是对高等教育建设“工程”或“计划”,实行等同于或类似于经济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