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本想消遣一下,结果看完竟让人添堵。

(2015-12-02 19:30:39)

今天是十一月最后一天,明天就是2015年的最后一个月,感觉,又到了告别的年代。前段时间翻看了几本英国文学,因为语境和背景都陌生,所以都比较耗时,于是昨天翻了一本野夫的《1980年代的爱情》。

原本想消遣一下,结果看完竟让人添堵。文字顺畅,三四个小时就看完了,就是结局太悲情,不知道真实故事就是如此还是想表现怎样,总之就是很添堵。因为在之前网上就看过几段他的文字,最初只是先以文字入手,然后才知道是谁写的,觉得这种文字是经过岁月凝练,有种厚重的沧桑感,于是一直没有接近,想着要有所准备,仔细阅读。

其实对于故事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还是喜欢,那种喜欢不仅仅是对一本书的价值或者故事的生动,而是通过一本书让我们去回望曾经的那个年代以及那个年代的人对待感情的态度,向往人与人交往彼此相赠会是一首诗歌那个美好的年代。而今,短短三十年,如果相爱追求,奉上诗歌人会认为你有病,远远不及爱疯更能俘虏芳心。

八十年代对于自己的记忆是模糊的,几乎没有留下多少的印记,但是对于乡村的那种环境总还是熟悉的。记得上大学那会有一年寒假回家,因为冬季实在寂寥,于是带着相机从家出来,在家门口的周围走走串串,拍了几张照片。一转眼又是好多年过去了,对于乡村的那些熟悉,都渐渐的疏远了,好像自己再也无法回到那个村落,那里的人生生死死,认识的也不多了,有些在自己童年时期的中年,再见已是老态龙钟,于是偶尔打趣一句,感觉乡音依旧,好像才能证明,我曾经的少年,是在这块土地生长。那天翻出那些照片给大家看,都觉得气势辽阔,恢弘无垠,可是当真实的踩在那些黄土地上,更多的是一种寂寥的空虚。

小说中主人公和女主的父亲有两次对话,尤其第一次里的一句话印象深刻:湘西因沈从文先生而得名,在我看来,你如不能让你的故乡因你而荣耀,你会愧对这块土地。一句很质朴,却让人深感羞愧的话。有时,因我们走的太久,都忘了乡音何处,于是每当听孩童的玩具里放出贺知章的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惆怅。人生都是相似,无论过去还是当下。六十年代出生的野夫怀念着过去的八十年代,就像我们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怀念着九十年代,每一代人都在守望着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却无法过好当下的生活。因为太浮华,于是就愈显得不真实,所以有时候我们杞人忧天的想,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他们如何回望自己的童年,那种充裕的物质永远无法替代精神的纯粹。于是尽管被历史愚弄,却依然深爱着那段历史,这或许就是不想面对当下的一种心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