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缙云看刻在石头上的字及其他

(2010-04-21 20:45:13)
标签:

篆书

独峰书院

石碑

李阳冰

缙云

栝树

金钱松

分类: 行行色色
上周日,跟随陈远鸣先生往缙云,看到了一些刻在石头上的字。
此行的向导,是住在五云镇白云山脚下的卢汝福先生。这一日,主要是去看唐朝李阳冰的篆书。据说李阳冰在缙云的篆书真迹作品,现存世者仅为四处,即倪翁洞、黄帝祠宇、城隍庙碑(宋拓)、忘归台记(残)。跑的地方有三个:吏隐山、缙云县博物馆、仙都倪翁洞景区。
 
先去了吏隐山。据《处州府志》记载,吏隐山位于缙云“县东北五十步,一名洼尊山。李阳冰篆‘吏隐山’三字于壁。凿岩为洼尊。上筑忘归台”。
走近了,方看清这隐于城中的小山包,如今已是市民休闲活动的一个去处。上头有大石头,石上所刻字迹多已模糊,字为篆书,应该即是李阳冰的《忘归台记》真迹。刻有“吏隐山”三字的那块石头,已开裂突出与巨石剥离,字为楷书。心下想,这“吏隐山”三字,又非篆体,也许是后人所题的罢——精于篆书的李阳冰隐于此山,却在山上刻三个楷体字,告诉大家“我是隐在这里的”,这,不会吧。
 
看过吏隐山,即去博物馆。馆内一侧走廊摆了许多石碑,我们直奔那块《缙云县城隍庙碑》。该碑是李阳冰在缙云做县令时,在城隍庙求雨而老天照应之后写下的一些篆书文字,刻在一块石碑之上。原来的碑,据说其拓片很显神灵,被人拓去做护身符,直至拓得都看不清文字了;也有说是方腊造反,石碑为兵刀所损。后来在宋朝,有人据拓片上的字,重新刻下了这块碑来。现如今这块碑已有些破损,用铁条匝住在那里。虽是一块“复制品”,但因这碑是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留下的不多的篆书石刻,因此仍弥足珍贵。
城隍庙碑旁边,还立有一块“黄帝祠宇”的石碑,据说也是李阳冰的真迹。这博物馆里,还有一些刻着墓志铭的石碑,以及一些地底下挖出的墓砖,散乱地摆在那里。待要再细看,馆中一名工作人员上来干涉,道是非开放日,不得再逗留及拍照,遂退出作罢。
 
最后一站,去了仙都倪翁洞景区。
先进独峰书院走了一圈。独峰书院,是宋代理学家朱熹讲学的纪念地。门前亦有几块石碑,粗粗看了一眼,即把目光投向大门前的两棵金钱松。这金钱松,现在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这就是栝树(虽然也有一些人不尽认同)。这两棵栝树,树龄百年,稍大的一棵,我伸开双臂刚好抱得过来,胸径有一尺半;另一棵略小一些。二树高近二十米,需抬头仰视,才能看到新发的嫩绿的叶。这次来这独峰书院看栝树,是壶镇陈渭清先生所指点。他还告诉我,缙云另外还有二棵树龄百年以上的原生大栝树,一棵在东渡镇的兆岸村,一棵在舒洪镇的昆坑村——只不知树是否还在。
距独峰书院不远,有问渔亭和倪翁洞,二处都有许多石刻。问渔亭柱子上有对联曰:月看鱼游鱼看月,仙如我乐我如仙。每句倒过来念,也还是那样,有趣。
倪翁洞,又名初阳谷,最值钱的,当属“倪翁洞”三个李阳冰篆体字了。看赏一番,登上山顶。卢先生指着西侧一山崖说:这个景点,叫仙人照镜。我们问:镜呢?卢先生:山崖上有一个透光的洞,像不像一面镜子?让我们自己去看。我们又问:那仙人在哪里呢?卢先生引我们向东边走了一小段路,指了指东面一排石笋:那里,像不像是一群仙女呀?果然有些意思。登小山前,即看到此处还有一景点叫“老鼠偷油”,便又问卢先生。卢指着北面山下的一个水池说:水边那个亭子,连着北面的山龙,像是一只老鼠伸头在池里偷油吃哩。果然也很像。
 
 于书法,我虽是门外汉,但这一日,与两位大师同行,收获仍是多多。陈远鸣,书法家,一位真正做学问的人。卢汝福,书画家,笔名鲁夫,缙云壶镇人,曾为独峰书院院长、仙都景区管理处副主任,退休数年,仍勤习书画及摄影。
 
吏隐山。
 
“吏隐山”三字,已有些模糊。
 
《忘归台记》,部分字仍可辨。
 
这个落款,不知是不是李阳冰亲笔所题~
 
缙云博物馆~ 
 
城隍庙碑
 
碑文为:“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之。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躬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耆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八十六字~记叙祷雨、迁庙两件大事~
 
“黄帝祠宇”碑~
 
独峰书院。内有“孔祠”。
 
书院前一块石碑。为濑仙访斗山题诗,明嘉靖末年~“水洞云气深,仙翁坐谈奕,相寻路忽迷,渔引花间入。”
 
二棵大栝树——金钱松。
 
~
 
来一特写~
 
~
 
院内一棵百年桂树~
 
一块匾额,茅盾题的字~
 
石头柱子,将近一抱粗。
 
孔祠前的石质浮雕~有点像九龙壁~长杂草了~
 
祠内供着的孔先师,很饱满的样子~后壁的画,挺特别~
 
孔祠前一棵竹柏~边上挎一相机包者为卢汝福先生~
 
竹柏,树身如白桦,有眼睛~
 
孔祠墙上挂有“历代缙云进士榜”,180多位,很多。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是卢汝福先生当年抄的~
 
问渔亭~
 
亭子立在这块大石头上:青莲石~
 
亭柱上的对联~
 
下联~
 
“旭山”,“李中丞公名钅志,少游初阳谷,爱此朝爽,因自号旭山。公历宦芳洁,抗疏折貂王当,奉身而退,海内方之。善感朝阳。其出处光明,无愧斯号,盖山灵所籍胜云。群玉主人樊子问德,镌石讠志之,万历甲辰仲春望日。”
 
“倪翁洞”~最值钱的三个字~边上一圈,据说原来还有一些题刻,却被无知者磨去~
 
倪翁洞,又名初阳谷~相传是老子学生、越国大夫范蠡的老师计倪,嫉俗遁世,隐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历代摩崖石刻达60多处,是仙都风景区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
 
~
 
~
 
仙人照镜~
 
仙人在此~
 
老鼠偷油~
 
卢汝福先生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炒饭
后一篇:五上苍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