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慧批判之书 :《孤岛秘史》赏读
(2008-12-31 11:29:49)
标签:
人类智慧批判之书《孤岛秘史》赏读文化 |
分类: 散文 |
人类智慧批判之书
——李铮长篇小说《孤岛秘史》赏读
历史的叩问与对文化的反思应该会是一部经典小说永恒的主题之一。人类只有通过不断地叩问历史、反思文化,才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在迷茫中寻求真理。河北作家李铮的长篇小说《孤岛秘史》(作家出版社最新推出),正是这样一部在史诗格局中注入深刻文化反思的小说,它以奇崛的构想模拟再现了人类社会历史,以警世通言式的睿觉和理性揭示了人类的未来。
这是一部集大成之书,它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集历史发展思辩与哲学思考于一体。它是一段扣人心弦的奇遇,充满诡谲的科幻;它又是一个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充满辛辣的讽刺意味。内容荒诞怪异、晦暗离奇且直刺多讽、影射说教,象老舍的《猫城记》一样,包含了小说、剖析和传奇三方面要素,亦可称为“幻(romance)+寓(anatomy)+小说(novel)”。
《孤岛秘史》虚拟了一座“美乐园”——沃尔德岛,它位于浩瀚的大洋中,人迹罕至,森林茂密,莺歌燕舞,虎啸猿啼,各种动物在岛上过着和谐、幸福、自由的生活。哈里,是岛上一只普通的巨鼻猴,被生物学家基德博士捕获。博士对这只猴子秘密进行了提高智力的基因实验,使哈里具有了接近人类的智慧。哈里与人类共同生活了几年,暗中了解了许多人类社会的奥秘。后来,哈里被放回到沃尔德岛,他很快运用人类智慧谋得了岛屿的统治权和相应的荣华富贵,并繁殖了无数像他一样聪明的后代。他运用从人类世界学到的方法和知识来治理和统治沃尔德岛,试图使这个世界变得象人类一样文明发达。但与人类智慧相伴的贪婪与破坏,最后导致了这个世界的混乱、堕落、灾难直至毁灭。
这部书用童话般的意境,描述着物种、生物链条、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等生物界繁衍生息的奥秘。如果你是一位生物爱好者,读这部书就是畅游生物世界,被引领着探求生物之迷。
这部书用严谨的逻辑,清晰地勾画了人类浩浩历史。读这部书,似乎听见人类文明历史运行的车轮在耳边“隆隆”走过,一群猴子运用从人类那里获取的智慧,复制着文明史,火的制造、种子的发现与农业种植、造船与渔业以及文字、法律、道德、宗教等文化现象的起源,一幕一幕展开,生动而鲜活。
但是这部文明史,又始终纠葛于一种矛盾——人类无穷的欲望与有限的智慧之间的矛盾。智慧,在这部书里,是一个中性词。智慧被哈里带入沃尔德岛,使他得以生存,但也证实了阴谋、欺骗对于成功的意义,而且,阴谋与欺骗的得逞膨胀着猴子的各种私欲。于是,无限的欲望与有限的智慧之间的较量就开始了,而这种较量充斥了整个文明发展史。
正是这种矛盾的无所不在,才使每一个文明进程都引发作者深刻的反思。文字的出现,可以记录史实,也可以记录邪恶与谎言;教育,是启迪更是禁锢;法律与道德,是对弱者的规范对强者的纵容;宗教,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更是傀儡和蒙蔽。
还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究竟是福祉还祸患的起源?火的制造,带来温暖、光明和可食的食物,但是,杀戮、焦土的荒凉、物种的灭绝也随之而来;农业种植,是自然供给匮乏之后的智慧产物,但它带来果实的同时也让耕者永负劳顿。智慧的成长,让猴子们越来越相信自身力量的伟大,以为可以战胜天、战胜地、战胜自然。然而,征服自然的结果是被自然惩罚,饥饿、干旱、洪涝、毁灭。
作者对于智慧的反思是非常全面的。智慧用于政治,产生暴政;用于道德法律,产生不公和罪恶;用于科学,制造出花样百出的杀戮武器;用于军事,战争不断,血流成河;用于相互交往,产生阴谋与狡诈……
半个世纪以来,对于现代文明、对于人类自以为是的智慧的批判意识,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渗透。如果你开始读这本书,那也许你已经觉察到这种变化,内心已经有所感受。
这部书的反思与批判力量,足以警世。
而这部书对于作家李铮的创作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称其为涅槃之作。他以往的创作,或以奇思妙想、诙谐幽默见长,如《小恐龙寻根历险记》、《五二班的逃课生》;或以对现实社会与人生意义的哲理思辩见长,如《欲海沉舟》;或以史实演绎见长,如《遍地英雄》。而这一次创作,将这所有融会贯通于《孤岛秘史》,无论是感悟型的思维习惯,还是道本器末的哲学观念,无论是对历史跨度的把握,还是对文化现象起源的深度追究,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孤岛秘史》——一部奇异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