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余秋雨青歌赛点评是种享受!

(2008-04-03 14:46:28)
标签:

余秋雨

青歌赛

点评

享受

娱乐

分类: 娱乐
 

http://fun.hsw.cn/images/2008-03/29/xin_0203052905006561866140.jpg

余秋雨:说不说话都是我不对?怎么这么难伺候!(设计独白)

    CCTV第十三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团体赛已经接近尾声,近日有媒体爆出“余秋雨要退出青歌赛”的新闻。据报道称,余秋雨近日点评时说话越来越少,他多次在选手答题后表示,自己“没什么可说的”。这与其以往喜欢“借题发挥”的做法大相径庭。同时,在团体赛即将结束之际,余秋雨“突然发飙,表示要退出青歌赛”。30日晚到比赛尾声时,他更是因一些选手无法对答案作出进一步解释表示愤怒,并声称,如果选手是在赛前参加培训或只是死记硬背答案,并不了解题目当中的知识,综合素质问答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这种现象再放任下去,我就失去了每天坐在这里给大家点评的意义,那我就要退出青歌赛,我也会建议组委会取消综合素质问答这个内容。”

      本届青歌赛开赛以来,观众对 于评委余秋雨的点评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博学多识,有人认为他太过于唠叨。才开始的几天时间,余秋雨和徐沛东两位评委显然精神状态良好,无论选手答案对否,对每个问题都给予了详细深入的解读。观众挑剔最多的是对于余秋雨的文化知识点评,一些人认为他“爱显摆”等等,并揪着现场出现的几次口误不放。但就在“炮轰”和“质疑”声刚起之后,很多观众却发现两位评委的点评近日有了明显变化。连着几天,他们都对一些选手的回答不做任何点评,开始只是对答对的问题不做点评,但在前晚比赛中,竟出现了对答错也不做点评的尴尬场面。令人奇怪之余,有些观众认为,这是评委在闹情绪。

     对于余秋雨的突然发飙,青歌赛总导演陈雨露说:“余老师这样的表示我们也没有预料到,之前他曾跟组委会反映过选手临阵磨枪的现象。应试教育并不是我们青歌赛设置综合素质问答环节的初衷。余秋雨评委这样的表现也是爱之深、恨之切吧!他没有真要退出的意思,而青歌赛也不会撤销综合素质问答,因为即使是死记硬背也比彻底不管的好”。青歌赛总策划秦新民表示,余秋雨说多说少,都是按题目的需要,至于“退出”一事,子虚乌有。秦新民还补充说,事实上,青歌赛导演组为余秋雨的话少愁白了头,因为青歌赛是直播,如果余秋雨不发挥来拖延时间,评委们就没有时间打分,工作人员也来不及统计分数。由此,导演组只能把以往余秋雨的一些点评视频拿过来,做“经典回放”式的补充。 

     其实,凭心而论,本人对余秋雨先生的评论是认可和欣赏的,其在青歌赛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有时觉得看他的点评是种享受。真的,听余先生的点评,你会在寥寥数语或唠唠叨叨中,听懂此事的前因和后果,并且,有许多少为人知的背景材料,让你听得更具趣味性。许多看似普通的问题,但从余先生的口中娓娓道来时,那是怎么的一股文化气息啊,当这种只有写出了《文化苦旅》的人才独有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时,那实实在在是一种享受。老李也曾对余先生进行过指责的,比方不同意他的关于阅读方面的言论,但心中对其是崇敬的,他毕竟还算是当今较有成就的文化大家,比那些靠故意说些违背常识言论而吸引大众关注的所谓专家学者,不知要强多少倍。试想,如果央视青歌赛没有了综合知识问答评委余秋雨和徐沛东两位大师在,观众可能会锐减一半,很多人可能真的没了观看的乐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