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开举报广电局审片组贿赂王朔反腐英雄 |
分类: 时评 |
6月10日猛人王朔在自己的鲜花村博客上写了封“举报信”,举报广电系统各电视台电视剧审查小组利用审查节目之便收受剧组贿赂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此,北京广电局审片中心阎主任对媒体表示,王朔的说法很不负责任。
在“公开举报信”中,王朔一开始竟然采用了机关行政公文常见的写法:“为响应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受贿渎职监察厅发起的打击渎职犯罪专项斗争月,特公开举报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各电视台电视剧审查小组利用审查节目普遍存在的收受剧组贿赂的严重渎职犯罪行为”,然后,王朔直截了当地写道,自90年代以来,各电视台纷纷成立了以退休老同志和所谓老艺术家为主的节目审查小组,对每一部准备播出的电视剧进行内容审查,本是为了制止电视剧庸俗化的举措,可是,事实如何?王朔在信中说,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此一小组凌驾于各台专业部门之上,对电视剧能否播出握有生杀大权。”,自1997年以后,各剧组不得不以审片费的名义向审查小组行贿以期获得通过。如今“审片费”达每轮审查小组每人收受三万至五万元人民币,多轮审查则多轮付费,基本没有一次通过的,至少两轮。即使最终不通过,也不退钱。也无人敢要,因为这次被毙了还有下次呢,除非不和他们打交道了。王朔接着写道,每次审查剧组都要包豪华宾馆,请审查人员大吃二喝唱卡拉OK,甚至找小姐。这笔账任何一个制片主任心里都清楚。最后,难能可贵的是,在“举报信”的落款处,王朔一改娱乐疯人形象,很认真地写上了“举报人:公民王朔。2007年6月10号”的落款。
王朔在随后接受有关媒介的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在看了9日的《焦点访谈》后才决定写这封“举报信”的,因为“高检反渎职厅”发言人讲得很明确,只要有人举报就立案侦查。王朔甚至表示如果想要核实这一情况,可以找拍过《贻笑大方》、《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导演叶京,值得注意的是,叶京作证了,且说“我正是深受其害”!
而李博客认为,尽管王朔生性鲁莽,时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猛料暴出,以扯淡扯皮扯谎为乐事,但这封“举报信”绝非戏言,“高检反渎职厅”发言人不是讲得很明确吗,“只要有人举报就立案侦查”。现在,有中国公民王朔进行了公开举报,希望有关部门必须重视起来,并以此为突破口,马上行动起来,彻底查清“传说”中的全国广电系统各电视台电视剧审查小组利用审查节目之便收受剧组贿赂的违法犯罪事实,给王朔一个答复,给国人一个交代!我们满怀期待等闻广电系统贪官落网的消息!
向公民王朔学习,将中国的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附:王朔在博客上发表的“举报信”
为响应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受贿渎职监察厅发起的打击渎职犯罪专项斗争月,特公开举报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各电视台电视剧审查小组利用审查节目普遍存在的收受剧组贿赂的严重渎职犯罪行为:
自90年代以降,各电视台纷纷成立了以退休老同志和所谓老艺术家为主的节目审查小组对每一部准备播出的电视剧进行政治审查。这本来是一项加强管理、制止电视剧愈演愈烈的港台化庸俗化倾向的举措,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此一小组凌驾于各台专业部门之上,对电视剧能否播出握有生杀大权。自97年以后,各剧组不得不以审片费向审查小组行贿以期获得通过,到目前为止,这一审片费达每轮审查小组每人三万至五万元人民币,多轮审查则多轮付费,基本没有一次通过的,至少两轮。即使最终不通过,也不退钱。也无人敢要,因为你这次被毙了还有下次呢,除非你不和他们打交道了。
我国电视剧每年生产将近两万集,以平均20集一部算,有近千集。我讲的三万至五万是北京广电系统价,外地可能各有出入。这近千集不管是否都能播出,但都要政审。以最低价每人三万论乘一千是三千万乘10年是三亿,再乘第二轮是六亿。这还不算饭钱,每次审查剧组都要包豪华宾馆,请审查人员大吃二喝唱卡拉OK,找小姐。这笔账任何一个制片主任心里都清楚。他们和各电视剧导演都是证人。一问就清楚。
中国每年电影的全国票房在去年以前也就是10个亿。这帮孙子,每组不下于三五人,六个亿乘三五人也许五六人,我都懒得算这笔账了。神马老同志——败类!反叛!
举报人:公民王朔。2007年六月10号
附相关资料:
导演叶京作证:我正是深受其害
对此,叶京导演开始采取回避态度,但最终表示非常支持王朔的说法,他解释第一次没有回应是因为不清楚情况,如果轻易说出来担心遭受打击报复,但看过王朔的文章后非常认同,因为自己正是深受其害。叶京说,“在我自编自导自演的电视剧《贻笑大方》的发行过程中,就曾亲身经历过这样一系列审片过程,当时《贻笑大方》在北京审片,审片小组一共六人,每审一次便要缴纳审片费,并且都是自定的,动辄上万。但他们不会让片子一次性通过,因为多审一次就要多收一次钱,每一次审片还得给这些审片员在五星级饭店租下房间,某些审片员甚至还要带上家属,如同前去度假。”他透露“《贻笑大方》一共审了三四次,花了高达十几万的审片费,但最终也没有让我的片子通过。”
北京广电局审片中心阎主任则对媒体表示:“王朔的说法很不负责任。”他回忆《贻笑大方》当时的审查情况,“当时我也在审片委员会,我没有得到什么费用,我想那些老同志也不会得到什么费用。”此外,他认为王朔说的情况根本不会发生,因为审片是临时排队,不是固定组合,哪四位老同志审片,完全是随机的。他还解释《贻笑大方》没有通过主要是因为格调低俗,导向有问题。“审片中心由政府拨款,广电局有专门的办理行政许可事务的机构,这个机构负责接收片子,然后他们把片子拿给我们,因此审片中心和委员会是不和制片方接触的,我们只负责看。如果通过,我们把意见反馈到行政机构,他们再给制片方颁发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