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爱不可复制夫人作文 |
分类: 时评 |
母爱不可复制
母爱,是因了我们的母亲不单单给了我们生命、在我们成长历程中给了我们无私的抚育与关爱,更重要的是母亲的爱是不图回报的,这种本能的母爱,不求索取地在母亲有生之年,具体到一次次教诲,一顿顿美餐,一件件新衣,一目目鼓励的眼神,甚或是一顿顿皮肉的教训……阳光般温暖着感知的儿女们!
又一个母亲节如约来临,天下的母亲们无论接受儿女们怎样形式的祝福与回馈都不为过,这是因为:我们在儿时,把母亲视做无所不能;青年时,母亲为我们撑起一片天;在中年时,虽然我们学会了做父母,但面对依然不辍奉献的母亲,我们更要学会做儿女,不要等我们到了深有体会的老年,我们才想起不可复制的母爱!
我想把最实在的祝福,以最实在的行动,借此机会,在母亲节来临之际献给我的两个妈妈,以此感谢我的生身之母对我的养育与教导,同时,也感谢我的另一个妈妈,是她,为我生养了一个优秀的丈夫和我孩子的父亲。
此外,我还想把我的祝福送给我在晨练时认识的一个老妈妈!我想她可能通过各种宣传能知道有一个母亲节,但她不会收到来自儿女的任何祝福,甚至于一个笑脸……
老妈妈七十多岁,背深深地驼着,脸色黝黑,是城市里少有见到的晒黑。我每天早晨五点多到公园跑步时,老人已坐在了湖边的木椅上了,几乎天天如此。出于好奇,终于有一天,我跑到老人跟前停下了,和老人聊了起来。
攀谈中我了解到:老人三十多岁守寡,独自一人在那个年月带着一儿三女。老人说,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她要在地里和老爷们儿干同样的活,为多挣点工分,多分些吃的养活四个孩儿,没有歇过雨雪天,没有睡过整宿觉,甚至在女人的生理周期来临时,晚上要和男人们一样,倒班去漫洼野地里去浇地。有一年,年景不好,队里分的食品养不活娘五个,她就带着三个孩子(大点的孩子嫌寒碜)去要饭,由于天热有点中暑,再加上吃了不洁的东西,又在路边垄沟里喝了点生水,娘四个在半路上又拉又吐,最后,都蔫巴巴地晕在路边。半夜里,一个孩子一声声带着哭腔,喊着一声声妈,从远处寻来,才把她从昏迷中叫醒,她睁开眼,听出是大女儿来找妈了,她想答应一声,但她没有力气,再看看东倒西歪瘫软的几个孩儿,她想到过带她们去找孩子他爸,但她没有,她怕没法和丈夫交待。她娘几个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回了家……
就是为了能给老头子一个交代,就这样在泪水中,老人硬是如头拱地一般,把四个孩子都带大成人了,都结了婚生了孩子……
老人终于松了一口气,想,就是现在死了,也有脸见老头子了,终于把孩儿们拉扯大了。但老人命里好象就不该松心,随着儿女们结婚出嫁,她的家也如掰开的蒜瓣,再也难以合拢到一起。
孩子们可能是穷怕了,都自顾自过了起来,到老人没有了生活能力时,女儿们说:做儿子的就应养妈。儿子说:我又没从妈那多占到一点便宜,妈也养你们了,你们也一样该养着妈。
当老人像一只皮球被儿女们踢来踢去,当"孝敬"和义务被以各种理由被推诿着,老人就这样在儿女们达不成一致的吵骂声中,成了哪家都不被欢迎的“客人”。
由于哪家都抱着我不该养妈的想法,生怕自已养老人吃了亏,老人面对白眼与喝斥,只好不管在谁家,只是在吃饭时进家门,吃完饭就到外边瞎转,还如孩子们小时一样地风雨无阻……
所以老人才有了驼驼的背、城里人少有的黝黑的脸……
我想老人对儿女们的爱,除了更加艰辛外,不会比儿子拿娘的心去救妻子,儿子不甚摔倒,心掉地时还说:“儿呀,摔疼了吗?”此故事中妈妈的爱少一分。也不会比割肝救子的母亲的爱少一厘,但这个母亲并没有得到她应得到的亲情与孝敬。
锦上添花的祝福固然灿烂,但给这个老人一个雪中送炭的问候,可能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然而,我只是想让一个垂暮的老人,带着些许温暖走在夕阳里……
子欲养而亲不在,母爱不可复制!
http://t5.baidu.com/it/u=1538410811,391504631&gp=36.jp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