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第一豪宅被中国房奴购买!?

(2006-12-08 17:47:29)
分类: 时评

世界第一豪宅座落在伦敦西南郊,这座名为UPDOWN COURT的豪华私宅近日引起了英国乃至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因为被称为“英国19世纪后建造的最重要的私人住宅”,价格达 1.3亿美元,在福布斯房地产排名榜中荣位榜首,世界首富微软的比尔·盖茨其位于西雅图华盛顿湖的豪宅花了1亿美元,比这个“世界之最”还少3000万美元。

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私人住宅配有高技术程控设备,应急避难室、可加热的大理石车道,直升机停机坪。全世界能买得起它的亿万富翁很多,能叫得出名字的至少有600多位,但是,这座豪宅的主人,有可能是一位中国人!这位不透露姓名的中国人已经表示对这个“世界第一”豪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位“潜在”买家只是得到了豪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就急着通过伦敦的中间人与建筑商接洽,买下后要作为住宅和商品展示厅。豪宅耗费了大约5年时间,先后有40多家公司以分包商的形式参加了工程建设,而大理石等材料则来自亚洲、非洲、南美和欧洲各地。据介绍,这座位于伦敦西南郊萨里郡的新宅占地58英亩(约350亩)。其中11英亩(约67亩)土地用作正规花园,另有47英亩(285亩)的树林、2幢客房共9个房间。两幢客房的顶层各有两间卧房、厨房以及随时可用的按摩浴缸,还有一个带有巨大泳池的露台;主人房里配有一部电梯通往楼下的泳池;另外还有8间带浴室的套房。此外,还有房产经理办公室、马厩、网球场、2个室外游泳池、保龄球房、壁球室、3个小型室内泳池、50座的电影院、早餐室、宴会厅、酒窖等。

这位中国人是否能成为豪宅的主人,还不得而知,因为包括几位俄国人和一位来自美国的互联网大亨和一个阿拉伯富翁也打算把这个“世界第一宅”买下来。不过,李博客觉得,如果这个中国真的想要的话,豪宅肯定非他莫属,因为中国人爱房如命,且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中国,如果让人在众多物品中随便选取,包括车、房、电器、珠宝等等,相信绝大多数人首选房子!中国人爱家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在中国人的眼里,只有拥有了房子,才算有了一个真正的家。所以,如果拿房子和其它乐趣比,为了房子,中国人可以放弃一切乐趣的,甚至不惜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

李博客不知这位中国人的财力如何,不过,有一点毫无疑问,如果他诚心要买,那怕是倾家荡产,他也会拿下这座豪宅的。房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国王的宫殿!为了这个梦一样的宫殿,中国人是心甘情愿当房奴的。      

先不谈这位中国人和豪宅,说说中国的房奴。有报道说目前中国已有“31.8%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这些人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大下降,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了两大突出特点:“越有房人越买房,越缺房人越买不起房”;“买卖价格高,租赁价格低”。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而在中国,这个科学定理却成了无人认知的空谈。现在买房人绝大多数都会选择银行按揭付款,这些按揭族中,有1/3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现在超过三成房贷一族沦为“房奴”。产生房奴的最根本原因是房价已经脱离了人民的收入水平。房地产炒作、非理性投资等情况非常明显,房价在开发商和开发商买通的媒介的“鼓噪和利诱”的引导下,购房者的不顾财力大量跟进,造成房价“虚火”。同时,一路飙升的房价,也令许多普通老百姓望楼兴叹!

那么,不做房奴不行吗?不是有人开展了不买房运动了么?李博客说,那些人想法不错,但成不了气候,有的算是瞎胡闹呢。有几人能坚持不买房?对于现阶段的购房者来说,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是平生的最大梦想。有了房子的,也想再要好房子,新房子,漂亮的房子,这是受中国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居者有其屋”一直是中国人传统的想法,最好是越多越好,管它人口几个,哪怕是空闲几套,也要房子!建设部的最新统计,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6.11平方米。其中,上海为33.07平方米,北京为32.86平方米。而日本的东京只有15.8平方米。东京的人均GDP超过3.5万美元,上海、北京人均GDP刚超过5000美元,而居住水平却早已是东京的2倍!

不客气地说,当一个国家的人民把财富都凝聚在住房上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就危险了。因为,靠这种方式积累的财富,只会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创造重要市场,却不会给自己的长久竞争力增添什么砝码,反而会直接削弱竞争力。构成一国和一个地区竞争力主干的只能是在区际和国际间流动的产品和服务。全球化流动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因为你是来自发展中国家,消费者就愿意为你的高价格埋单。性价比不如人,你的产品和服务就没市场。从生产要素全球一体化配置的视角来看楼市价格,就有了一种危机感。有识之士曾呼吁过,现在是一个全球扁平了的时代,所有国家都加入一个竞争体系中来。在这个竞争体系中,中国是后来者。在人均GDP高我们几倍的东京等城市居民,平均居住水平大大低于我们时,我们很有理由作出判断,我们的居住条件超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规定性,超出了国力所能承受的部分。

日本的东京人不是天生就喜欢龟缩在笼子里的。韩国首尔早就规定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住房,而我们的著名经济学家,早在几年前就鼓吹中国城市居民开始了拥有第二套住房的时代。一种浮躁的、封闭的小农意识,左右了我们的舆论和导向,使得我们把所有的财富都往住宅上砸。这样的整体结果,必然是降低中国公司的竞争力。那位能买得起世界第一豪宅的中国人毕竟只是一个,而我们所有的中国人,不能都当了房奴吧?醒醒吧,爱房子的中国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