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八十周年校庆的几点建议

(2006-03-10 23:13:29)
分类: 大学评论

通过中山大学校报的报道可以知道,中大已经为八十周年校庆做了很大的准备,而且很多细节已经做了划分,确定了校庆的主题、责任安排与活动板块。我觉得学校的计划立意高远、务实实干,在参考了很多学校的校庆之后,我有以下建议或者补充:

1. 确定2004年为“八十周年校庆年”。

其中1月—8月为前奏时间,912月为重点时间,而11月为高潮时期。建议在2003年校庆日正式召开“中山大学八十周年校庆新闻发布会”,在各大媒体发布校庆公告,广泛联络海内外校友。离校庆还有一年多一点时间,时间紧迫,应该尽快落实计划,营造氛围。在校庆前的一段时间设立校庆倒计时牌。

2.尽早推出八十周年校庆网站。

校庆网站希望在搜狐或网易建立链接,至少要在南方网设置链接。网站主页切忌杂乱,力求大气、明了、气氛热烈。同时建议推出全新的校友网,可以更好地联系广大国内外校友。校友网最好有自己的一级域名,而不是在中大网下面的二级域名。可以考虑类似于www.zsu.org / www.sysu.org

3.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联络国内外几家主要媒体(包括报纸、网站、电视台等),开始全方位报道中山大学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前景,主要内容包括:校史名家、大师风采、学者剪影、雏凤新声 、海内外中大校友、学科建设、科研产业、人才基地、文化交流、校园建设。 

4.重新改版中大网。

在中大网上显要位置添加历史沿革、历任校长和经典图片,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大家现在甚至处于一种想了解中大的历史却找不到的地步,可以把以前珠海校区的校史展览内容放到网络上去。对中大网的设计内容改革,显著位置增加“招生”、“历史”、“校友”等深度内容,并且增加读者与网络的互动交流。同时把中大网的中大新闻和信息发布所占位置缩减,取消主页的分区,统一为一整页。在网页下方设置的校内资源链接利用率较低,建议缩减为条目放在页首。可以参考国内外其它高校的主页。

5建议中大的网址改为:www.sysu.edu.cn (可以暂时保留www.zsu.edu.cn可以同时达到同一链接)。以后凡涉及中大英文译名的地方建议统一为Sun Yat-sen University,并且学校应该搞个隆重的启用仪式,借由校庆新闻发布会之机,通知全体中大人与社会媒体。(因为现在很多中大同学或者校友都不知道Sun Yat-sen就是孙逸仙的意思)。

4.借此机会建立中大校董会,可以参照暨南大学和复旦大学的作法。遍邀知名校友、港澳知名人士、各界巨子和海外华人华侨。此举可以增加中大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的影响力,也可以更好的联系海内外贤达为中大发展出谋划策,充分发挥中大地处广州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和中山先生地的人缘优势。

5.宣传中大的“中山首创”品牌,追慕中山先生英名,可以考虑组织人员赴中山市翠亨村、南京中山陵、中大演讲处等中山先生中大活动地点等处参观考察。可以举办类似于“泥土汇集”之类的纪念活动。邀请孙中山先生的孙子、孙女等人出席。

6.利用2004年暑假,组织“校庆八十年,重走当年路”活动。

沿着中大历史上曾经的落脚点一一走过。从广州文明路-->石牌-->云南-->粤北坪石-->康乐园。队员包括校领导、在校同学、校友代表,最好能够找到当年亲历迁徙的代表。可以在行前做好准备,在中大档案馆或者找相关研究专家了解当年的历史情形,今天故地重游,加以比较,抚今追昔,记录先贤遗迹。也可以由中大的硕士或者博士去这些地方“三下乡”,真正为他们做一些实事。邀请国内各大报社、电视台随团,在主要媒体连载,考虑引入校友或企业赞助。

7.建议在论坛板块增加“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

近期的报纸上报道了北京大学的全国中学校长论坛,而人民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都干脆邀请了全国几百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参加讨论会。再联想一下,当北大百年校庆的时候把全国的中学校长请到北大,当作上宾款待。原因只有一个,高校已经不能再坐等生源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各显神通的生源争夺大战。

邀请全国尤其是省级重点中学的校长或教务主任来中大。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先举办华南地区的。贵在通过这种形式让他们借着切身体会,真真正正地感受中大,加大外界对中大的感性认识,可以更深入地宣传中大。

8.突出与港台高校的联系。

与高雄中山大学结为“姊妹学校”。举行两岸中大校庆系列活动。例如:两岸中大足球友谊赛;校领导互访及赠送校庆礼品;由两校相关院系举行关于两岸问题的研讨会。同时可以考虑发挥岭南学院的关系与香港岭南大学联系,加深海外岭南校友对中大的认同。邀请香港、台湾、澳门以及国外的知名高校举行“逸仙杯”国际足球邀请赛。

9.借校庆之机,开展综合治理。

保持中区古朴风貌,适当地恢复人文景观。建议在所有有名可查的老建筑前面设立介绍的石碑,上刻名字、历史渊源、沿革。认真整治中大校内还存在的卫生死角与安全因患,疏浚水道,整治道路。以大眼光与大气魄规划校庆建设版块,使中大的环境得到更好的提升。

 

写于200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