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五月烟台独行记---我独自走烟台的起因

(2008-06-19 20:10:25)
标签:

杂谈

山东烟台

民族商贸史

李明轩

信丰公司

分类: 江湖行摄

    06年10月的一天,在某论坛山东版我看到一个讲述山东老房子的帖子,照片上充满浓郁山东地方特色的石头房子前矗立着茁壮的大葱! 这熟悉而亲切的景象让我想起我的姥爷在烟台的老房子.我立即提笔回帖:"好浓郁的山东特色!房子周边种满大葱!还有房子下半截垒筑的石头,我姥姥家在烟台的老房子也是这样子的,我的姥爷是烟台小有名气的民族资本家,家道殷实,石头和砖瓦建的房子很精致,还带有木制回廊,院子里种有梨树,妈妈和姨妈小的时候,就在后院梨树下“逛梨花”。房子的偏院是厨房和仆人房,整座院落颇具规模。80年代曾经随母亲回烟台看过那房子,可惜现在已经被拆了,更可惜的是,我没有把老宅子拍下来。" 时隔半年,我爱烟台论坛胶东史话版当时的斑竹GENPA给我发了短消息,邀请我到胶东史话去看他为我找到的介绍姥爷创办的烟台信丰外贸公司的文章,并且附上他亲自拍摄的信丰公司旧址照片,那座房子居然还在! GENPA转发的<烟台近代建筑掠影>中<信丰股份有限公司>一文是这样写的:

   

   信丰股份有限公司旧址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海岸路西端路南,是砖石结构的二层楼房,占地 2亩。建筑面积约600余平方米,坐南朝北,英美提拉式窗户,灰瓦屋顶,墙边均有多层檐角装饰,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建于1910年。

  信丰股份有限公司是近代民族资本的外贸企业,是烟台市专门经营直接对外贸易的中国民族资本的先驱。1908年由李明轩和李虹轩兄弟创办,目的是要开辟国际贸易市场,特别是向国外直接出口手工艺品和烟台土特产品。烟台著名的商贾均是信丰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因此确立了该公司在烟台工商界中的地位,并且逐步发展起来。

  1913年以前,该公司主要是经营花边、丝绣品及草帽辫的出口。从1914年,公司拓展了业务范围,向美国的纽约和英国的伦敦一些大商家输出发网,这为后来烟台发网工业的发展并成为重要出口品,起到了先驱作用,它是烟台第一家经营发网出口的中国公司。当时该公司4个发网厂,仅在出口前负责打包、检验的工人就有1000余人。

  从1916年至1924年间,信丰股份有限公司在烟台开办了制作粗绒和地毯的工厂,同时,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设有分公司,而这些分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派驻代表。

  在回忆信丰股份有限公司的历史中,首先应当想到吴覃臣先生,他是该公司出口部的经理,为开展国际贸易的市场和胶东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出身于海外华侨家庭,1906年回国,先在湖北武昌学习汉语,1911年取得学位后,到北京任教。来烟台后,他成为芝罘俱乐部的成员。吴覃臣精通英语,充分了解国际贸易形势和各国的风俗,因而他成为烟台从事外贸事业的翘楚,大家公认他是烟台进出口事业的权威人士,又因为他为人朴实无华,平易近人,愿意为公众福利事业服务,在烟台市中外商人中享有极高的威信。(文/宋玉娥图/王桂芳)


我回帖时补充:吴覃臣是广东人,后来从出口部经理升为公司副总.为了做好对外贸易,早年间姥爷李明轩独自从烟台徒步到北京汇文书院学习英语,一路上只吃了几碗凉粉.创业的时候非常艰苦.

 

    另有一篇文章<老烟台私营商号>
  清末,烟台设有私营进出口商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李虹轩、李明轩(原系烟台仁德洋行买办)创办烟台信丰公司,主要经营手工艺品出口。1914年后,公司下设4个工厂,职员近百人,工人近千人,经营范围扩大。此后,烟台先后建起发业、德泰、德丰、裕生、洪元、信丰、茂兴、华成、宝兴等50余家私营商号经营进出口业务,多数经营手工艺品。1924年,信丰公司经营出口商品有花边、发网、丝绸、草辫等;进口商品有麻布、丝绒、毛线、铜扣等,并在上海、天津、北京、阿根廷设分公司,时为烟台较大的私营进出品商号。1936年,烟台私营进出口商号主要经营工艺崐品、粮食、油料、油品、粉丝等商品出口,销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38年后,对外贸易被侵烟日军垄断,私营进出口商号大部分倒闭。到1945年8月,烟台仅有二三家私营进出口商号,不久亦停业。1948年10月烟台第二次解放后,利民、永泰、新陆、中兴、联华、信茂、孚昌、钟信、合记9家私营进出口商行(号)相继开业,在国营进出口企业带动下,收购绣花、丝绸、花生、粉丝等土特产品出口,进口石油、交电器材、工业原料等商品,为发展烟台经济发挥一定作用。1953年,国营烟台土产公司与9家私营进出口商号联合组成烟台市进出口公私联营组,统一经营进出口贸易。1956年9月,9家私营进出口商号并入国营进出口企业,结束私营商号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历史。

 

    读过这两篇文章,我的心就长上了归乡的翅膀.妈妈从上高中离开烟台,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最后一次回烟台已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了。带着两代人沉重的寻根渴望,我怎么不该尽快地去烟台呢? 从5月10日接到GENPA 的消息,紧锣密鼓准备了10多天,5月27日我就启程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小城,我的故乡烟台.

 

    信丰公司旧址位于烟台山下的海岸街,与芝罘海员俱乐部相对.海岸街与朝阳街呈丁字相接,与广仁路隔滨海路遥遥相望. 早在解放前夕,姥爷已经将信丰公司旧址转卖他人,如今公司旧址已经被分割租赁给若干家店铺,我走近把口的一家海鲜餐馆,稍事休息,慢慢品尝家乡海鲜美味. 心中不禁窃笑,我的姥爷精明一世,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辛苦经营的烟台第一家民族资本对外贸易公司旧址会变成海鲜餐厅,音像商店,珍珠贝壳工艺品店,更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的外孙女竟然会千里迢迢来到他工作过的地方一边爆撮海鲜,一边默默想象他忙碌工作的情景,在精神上与他如此亲近. 不过来到烟台,看到姥爷的信丰公司,我倒真的很佩服姥爷选址办公司的眼力,信丰公司地址就在烟台山脚下,山上有美国,英国,丹麦,日本等17国领事馆,山下与信丰公司紧邻的是挪威和芬兰领事馆,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做外贸,怎能不发达?!~

 

   在烟台近代商贸史上,我的姥爷是肩负着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在他创业之前,曾在英国人马茂蓝办的公司里当伙计,很快他就掌握的开展外贸业务的规律,并于1908年开办了烟台中国人第一家对外贸易公司. 我姥爷名叫: 李明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