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孩子是一门大学问——以健康和爱为前提

(2010-07-08 07:19:56)
标签:

育儿

教育

大学问

次序

亲子游戏

管理

分类: 原创-家有儿女

看到新浪亲子的这个活动,本打算早早参加,因为新疆之行耽误不少,补课补课。

 

我心目中认为孩子最需要父母帮助引导方向的内容有:爱、健康,快乐,次序、自由和积极求知,当然说起来现代育儿还有很多很多期待和基本要素,暂且认为主要应抓这几个大方向。

 

在我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我在结实朋友,阅读和成长中不断自省总结自己的目标和需求,比如起初可能会在纸上记录,美丽,快乐,青春,阳光,有知。后来认识丰富的人,阅读图书,积累各种挫折或小小成功的经历后,我可能又会不断调整:健康、快乐、有知、创新、有条不紊等等,总之根据自己不同阶段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现实目标和方向。

 

话说回来对管理孩子也就像管理自我,或管理一个团队,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一点前提是,她首要的需要你细腻的管理她的生活起居,管理好她的健康,絮絮叨叨的提醒她学会照顾自己的健康。这比其他管理所占权重要多很多。

 

剩下就是抓住管理孩子的期待和目标,比如确认:健康,爱,快乐,次序、自由和积极求知为目标。我之所以把健康和爱放在最前面,就是想表达我一切管理孩子都是以增强孩子健康,给予孩子真爱为前提。其他都是位居第二的。就像其他团队管理一样,价值导向会让人冷漠和疲惫,唯有以人为本可能留下金子,凝聚力量,实现团队温暖。而家庭管理和孩子管理尤其显得要远离价值导向,成才导向,优秀导向。育儿就应该以把权力慢慢全部交给孩子为目标,以真爱为前提,一切判断都应该问问自己:是孩子的需求,还是满足了我的欲望?是孩子的敏感点,还是我的一己之见?这样是真的爱孩子,还是危害她?这些是真实内在的进步,还只是表现力?一切以真爱为判断,很多问题答案都很好找到。而要追求这个目标,我要做的就是:细心,引导,扶植,包容,健康,积极幽默,不断进步,生活方面做个会缴独立权的懒妈。

 

说那么多,好像太理论,就说说身边的事例吧,女儿一段时间爱哭闹,声嘶力竭,有一点事闹的翻天覆地。她为什么哭闹?后来发现总是在接近睡觉时闹,晚觉午觉前总是闹。按照很多做法,讲道理,甚至还错误使用了威胁打骂,或者妈妈离开让她冷静,不哭闹就奖励,马上拥抱她询问原因等等,很多办法都无能为力。一哭闹总是一个小时才平息。后来知道各种方法都不适用时,都没找对问题和方法。我仔细反省我孩子的个性:好奇心非常重,每次睡前看起来很精神,使劲玩、要讲故事、要听音乐、看动画片、亲子游戏,实际她也许非常非常困。后来基本确准问题就是哭闹是在诉求“我好累我好困”。观察孩子问题原因时“细心”最重要。

 

持续的“引导和扶植”,说起来容易可真要做好那是难上加难,如何将自己的知识优势引导孩子兴趣,启发孩子的持续的思考,如何让孩子在广泛的兴趣中,寻找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又如何陪伴孩子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如何让孩子真的理解自己的问题,并且去接受你给的解决建议呢。这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评论的。如何让她知道自己的哭闹是想说“我累了”的意思,如何把改变战胜的方法告诉她呢。

 

孩子出现问题,首要不去堵,不去打击,否则很容易忽视真相,压抑孩子表达,和出现“错案冤案”,父母不要首先焦躁失去平和,最要采取的就是“包容”,平静看着问题出现发生,让孩子宣泄,事后总结观察。孩子哭闹原来是不会主动松弛,规律休息,总是累的困得很难受了,找点事以哭闹引人注意,哭着睡去,结束一天兴致盎然的玩耍游戏。现在主要问题就是教会她规律休息,睡前不兴奋,一张一弛。“健康”为前提,妈妈宝宝都要看重健康,才有一切的基础。

 

可这问题发现了,要执行就真的需要艺术了。重要的是要以“积极”心态来对待,心里认定孩子是懂事理的,期待玩得尽兴,又遵守次序按时睡觉,自信而又适应外界规则。对待孩子睡前的兴奋就是把可能产生冲突的,比如收拾玩具,自己洗漱,亲子游戏,户外散步等事务都提前很多很多,睡前主要做些简单的事情,比如聊聊天,讲讲故事,一起做做操,听听音乐等等。遇到孩子又想以哭闹表达睡觉前奏,提议大家互相讲笑话,让孩子知道难熬不舒适时可以用笑话做开心豆调整一下,“幽默”应对心理冲突,进入平静轻松。

 

最后一点就是“不断进步”和“做个懒妈”,“不断进步”是说我们对育儿知识经验的累积,对自我认识层次不断的提高,孩子管理中相处执行艺术的水平的提高。“做个懒妈”就是不断提醒我们把权力交给孩子,把生活教给孩子,不要以爱为名义,霸占孩子的选择权,乐享双倍人生。把孩子的交给他,不断提升新阶梯的交还给他。

 

说得也许还有点乱,但也是想分享一点感受。而话说那么多,却实在没有去身体力行执行一分钟来的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