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宝宝要不要上早教课看自家情况
(2009-10-26 13:39:30)
标签:
育儿教育早教保姆早教机构早教班 |
看到新浪亲子博客发起的这个论题,我也想掺和一下。
我认为是否需要参加早教课要看各家情况,我感觉早教机构应视为自家家庭环境和个人教育能力的补充,不是代替。对待早教机构是寻找系统性的互补,而不是视为权威,因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就是你们全家人生命的延续,你对他的天性特点最了解,你观察他最多,他缺少什么弱势什么,擅长什么感兴趣什么也最清楚。
以下情况的家庭,我感觉可以尝试报早教班,算是育儿投入和力量的补充:
一、一个人看护宝宝,带孩子是很辛苦操心磨人的工作,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做好这份工作远不亚于制造宇宙飞船,一个人真的挺辛苦,我就是一个人带过来,真是快累的吐血了。孩子衣食住行什么都依赖你,如果你还不是一个自理独立生活的能手,肯定会更吃力,做科学的美食,节省资金的给孩子置衣,养成优秀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引导良好的关注敏感点,带孩子运动,带孩子社交,带孩子认知,真的不是一般可以想象的操心,因为在执行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可能是年轻的新手,你可能受到家庭结构改变的不适应,你可能困惑于男人还不懂得如何爱孩子的焦虑中,你可能感叹爱情的褪色,你可能挣扎于婆媳的巨大观念差异中,你可能担忧自己在专业中的角色优势,你可能舔食着自己很虚弱还没恢复的身体,你可能对自己育儿观念经常是一半认可一半怀疑,你可能希望自己一下学到母亲几十年历练到的厨房手艺,人生态度,育儿心经。所以这是强度很大压力很大的职业。
一个人看护孩子如果要面面俱到,可能会带来情绪的巨大压抑,时间久了,也许会愤怒而连累孩子,无端向孩子发火,耐心消磨尽失,所以这时报早教班,自己管好衣食住行,孩子的生活习惯,日常运动锻炼。而对孩子的认知和社交的系统性,还有育儿知识的快速增长、扫盲都可以依靠一些早教机构,所以要选择在亲子交友等社交性给与良好互动,圈子交流,还有育儿理念自己认同的机构最好。
二、老人或保姆看护宝宝,老人保姆可以给与衣食住行的安排可能不错,有的老人在生活习惯,节俭,吃健康食品方面甚至优于年轻全职妈妈,可是在交孩子认知的系统性,孩子健康心理去社交,现代生活能力需求的综合性方面,年轻全职妈妈认识还是多胜于老人,年轻爸爸妈妈周末到家,一下要把孩子认知教育,社交引导,育儿知识的更新都捡起来也很不容易,容易捕风捉影,抓了东丢了西,找到一个贴心的早教机构,算是自我育儿理念,老人保姆带孩子的简单化之间的过渡桥梁。但是最好老人、保姆都要参与到早教机构的育儿知识提升,了解孩子在早教机构的影响阶段等。
三、孩子有特殊敏感点的情况,比如有的孩子特殊对音乐很感兴趣,对热闹很感兴趣,就给他更多的环境,让他开怀吧。这样的孩子在约束的单一环境中爱哭闹、攻击、破坏等,在这些更多的撒欢的环境,如鱼得水似的变得陶醉、平静而喜悦。
四、搬家或家庭有变动的宝宝,比如搬家了,原来每天见得小朋友不见了,或者原来的看护人都回乡了,孩子会很不适应,精力都集中在挫折中,有个早教机构,孩子可以更快适应,情感能力得到提升和疏导。
五、父母自认为自己教育能力弱,内心准备不足。有的家庭成员都不爱说话,不爱说教,耐心不足,虽说教育他人、指导他人都让人自我感觉有权威性成就感,可是也是琐碎、操心的事。有的人群确实一时没有快速投入做父母角色,喜欢自己做事,喜欢自己享受生活的追逐,也不愿意教孩子一点一滴做人,最好求助早教班,全家一起快速成长,进入角色,而不要把孩子推给商业机构和社会。
我女儿上幼儿园以前都有早教机构,我认为还是取得不少收获,但是我总结怀着以下心态或者以下情况的家庭去处理报早教班是效果不大的:
一、自己不认真观察孩子,按照自己喜好和情绪带孩子,言行不统一不稳定,更把孩子早教等同于花钱报早教班,这样孩子没有和父母深刻的心理系统交流,花多少钱早教,孩子也没有清晰思维没有稳定性做事的能力。
二、老人保姆带孩子,妈妈们周末带孩子上早教,不和老人保姆交流,不让老人保姆参与到早教班的过程中来,这样早教中的影响频率较小,时间较短,收到效果也微弱,孩子只当和妈妈逛公园一般。
三、家里很多人持反对意见,无论出于经济考虑,出于对某机构水平的怀疑或是出于早教概念的不认可,这样某一个人带着孩子报早教效果不好,孩子成长最需要家庭快乐,家庭达成统一的育儿理念是孩子成长中的基石,这些大问题不处理好,家长不一致,孩子接受到的矛盾伤害胜过早教的获益。这些远远重要于是否报早教班。
四、对早教机构报希望过大,希望打造全能完美宝宝,希望宝宝翻天覆地变化的。宝宝的教育重心永远在父母,父母做不到的,我们并不能强求孩子都要做到。毕竟环境造就人不无道理。
五、孩子持续抗拒参加早教班,每次上课都是无止境的躲在一边或者满场跑圈圈,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也没有变化。孩子自由无拘束的性格不适合指定的这个早教形式,需要重新换一家或者干脆不上自家坚持给孩子讲道理制定纪律。
六、父母在早教机构中言行不约束自己,随意训斥孩子,管教方法不科学,盲目攀比孩子,而且故意用讥讽语言刺激宝宝,甚至冷淡失望自己的宝宝,或者无意义的夸张宣传自家宝宝的超人才能。
七、在早教机构强求老师最重视,完全个性化对待,事事处处抢风头,暗示老师凡事要称赞宝宝真棒,宝宝最棒,这样的家长张扬的习惯,或者认为花钱就要受到贵宾待遇,孩子也是如此,无须教育的条条框框,那么早教机构只是他们家庭环境的延续,早教机构没有过多的补充教育作用。
八、报早教班求最近,玩具设施最高级,最新品牌等都是不对的,需要父母先理清楚自己的早教心得,找到需要补充的点,再选择适合的才最好。
九、选择的早教机构只是有完美的教室,高级的玩具,却缺乏系统的思想,耐心细心用心的早教老师,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那么这样的早教机构上了没有多大效果。
十、给孩子很严肃的“学”“上课”“完善”的压力报早教班,宝宝这么小,一切行为都是探索玩的态度,不要一板一眼的要求孩子适应和坐好,学习复习,而是尝试找到孩子个性和早教机构课程观念之间的切入点,吸引宝宝,让宝宝感兴趣,主动探索。
十一、质疑过度挑剔的态度,频繁更换早教机构,或者上某早教机构都不喜欢,也不认可还强坚持下去等效果也不好,要细心观察,总结交流获取最适合的机构支持。
因为时间关系,大致罗列了这些看法,希望对正在选择早教班或思考早教的父母以讨论,共同探讨进步。